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5年3月14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按日期检索

三月 2025
3
4
01
0203040506708
0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乐坂东

□ 作者 池宜滚

坂东旧称“六都”,位于梅溪中游,是闽清县内最大的盆地平原,自古就是一个富庶福乐的旺镇。其“坂”的禀赋,“福乐”的属性,旺的态势,皆令人称奇。

坂东之“坂”,名副其实为“河道两边对称的田地”。梅溪温柔平缓地在60余平方公里的盆地内蜿蜒盘绕,滋养着两岸田园。温暖、湿润、肥沃,是坂东对“藏风聚气”最独到的诠释,宜耕宜居是她的底色。历史上许多姓氏纷纷入驻,繁衍生息,形成繁星一般的村落,但均以“坂”为名:坂中、坂东、坂西、塘坂、杨坂、李坂……凡此18个,统称“十八坂”。

因为平坦,便无处不是乐土。坂东以梅溪为轴,以湖头街为中心,辐射状地“安放”村落,再以纵横交错的道路连通,形成一个八卦形态的城镇。有沃土为养,有沛水为饮,无山川之蔽,无瘠旱之苦,自是民生蓬勃。纵在天灾人祸不断的古代,其福乐亦能春风吹又生般兴复繁荣。以坂东村的大姓刘家为例,其族谱载:“时当元季兵燹之际,田园庐居荡然无存”。其“少负经济才”的开基祖维济公,入驻后艰苦开拓,勤勉垦植,终使该区域成为“文物声名第一流”的富庶毓秀之乡,此后“黉楼耸云”。寥寥数语,透露了振兴家业的法宝——垦植和商贸。

坂东适合垦植,肉眼可见。大片的田地,井井列列,膏腴滋沃,不旱不涝,养分之丰厚,气候之适宜,堪称天地钟情,只要勤勉,必然丰收,衣食无忧成为普遍状态。走进任何一户农家,房前屋后,犄角旮旯,种瓜种菜,可谓落地生根,见风生长。由是,坂东的民房,给人的观感是大部分都坐落在菜地之中。坂东的群众,基本上是不需买菜的。来坂东作亲戚,常是满后备箱地带菜回家。

湖头街是坂东镇的商业纵轴,两边均是商铺。相当一部分店铺都是住户所有,用自己的房开店,既赚店租,又赚营利,有价格优势,让利一点给顾客何妨?薄利多销便成为一种氛围。又因此吸引了更多人,商贸气息就愈发浓厚了起来。最极致的表现,就是这里形成了闻名遐迩的百年盛集,一年一度的“十八坂交流会”。

自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当地百姓在芝田宫(昭显候庙)管事的发动下,形成了以农历正月十八为起点,延续三日,集庙会、商贸交流于一体的集市。后因这一活动延伸了过年的喜庆热闹,顺应了当地百姓商贸购物需求,从而固化成地方盛集。又因坂东既位于闽清县南部片区中心,亦位于永泰、尤溪、古田、福州等地的中间区域,甚至于辐射莆田、泉州等地,集市的影响力和规模就不断扩大,鼎盛之时,日客流量常达数万,期限也从当初的为期三天迁延至正月结束。

农商之利,成了坂乐的福乐之基。坂东百姓对此了然于心,溢于言表。从一些地名、房名中可见一斑。坂中村有一条路叫“福堂前路”,以“福”冠于堂,冠于路,皆因住得幸福,行得幸福。其附近有一座宏大的老宅叫“四乐轩”,可以说此乐非彼乐,因为闽清话称一进房子为一“落”,这幢刘家大宅共四进厅堂,故而称四落,但因“落”不祥,转用谐音字“乐”。但也可以说此乐即彼乐,以“乐”为名,自然是看中了它的美好寓意,且这栋由寡嫂与小叔、叔父与侄儿历数十年共建,一度为当地最大的古民居。

纵是不宣于口,不明于名,坂东的“福乐”之韵,也落在每一处,每一个人心上。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宏琳厝,占地17800余平方米,历经百年,传世13代,至今巍巍。其第二进厅侧的收租房,彰显各处的“福”元素,无不透示出家庭的繁荣与福气。有“万祠之首”荣耀的六叶祠,承载着“两宰辅、五状元、四百余进士、两百八十万男丁”等一系列辉煌。有皇帝钦赐“世美”牌匾的文定村许氏父子,父许将是福州第一名状元,儿子许份是一代名臣。有率领千余名乡亲垦殖马来西亚诗巫,建成海外新福州的侨领黄乃裳,其晚年还归乡带领乡亲兴修了灌溉千余亩农田的水渠“福斗圳”。

福乐,已经是坂东的地方气质,坂东人的生活内涵,更是坂东人一直坚守传承的文化精神。可谓一“坂”乐土,福乐无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