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5年2月21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按日期检索

二月 2025
3
4
01
0203040506708
0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宵节里话家风

□ 作者 马腾云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得名“元宵节”。在我们老家闽清渡塘村,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我们叫“糍子”,象征一家人团圆美满。在今天这个团圆美满的日子,我们就聊点家与家风的事。

家是啥?是我们心里头最暖的地方。不管在外面跑多远,一想起家,心就跟有根线牵着似的。在这长长的岁月里,我们弘道厝(明理书院)和同馨厝几代人,都用自己的故事把家传承得精彩纷呈,把“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的家风演译得明明白白。家是一代传一代的温暖港湾。

在我们家族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辈以身示范、言行身教是家族传统,家里总有着满满的朴实的爱。渡塘村里还流传着“渡塘妇女功夫厉害”的传说,说是我们高字辈祖父的一个哥哥,有一天刚从地上劳作回家,正在洗漱,听说一个弟弟被外乡人围打欺负,荒不择衣,扯上一件妇人对襟衣服,拿着一根“竹狼牙”(一种农村乡下毛竹尾做的杆子)冲去援助,一人打下九人,救出弟弟。年轻人出去闯世界,长辈一句句唠叨、一份份关心,那都是给我们冲向远方的胆儿。到了过年过节,不管多远,想尽法儿都得回家,跟亲人团聚。在那熟悉的老屋里,妈妈的味道,亲人的笑容,一下子,家的暖和劲就洋溢了出来。在家里,能把所有的累都放下,所有的苦痛都忘却,忘情享受家的亲情和爱的滋润。家族能有今天的模样,都是祖先们积下的福德。每年的八月中秋,我们一大家子人都会回到渡塘老家,去祖先的坟前上供祭拜。摆上祭品,烧上几炷香,心里头默默跟祖先念叨念叨。感恩祖先们的庇佑,让我们家族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那么家风呢?就是家族精神的传家宝。“读书起家,循理保家,和顺齐家,勤俭治家”“忠厚传家,耕读继世”是我们的家训,勤耕俭读、积善怀德、隐忍谦让、和顺循理是我们的家风实践。村里还流传着我们的先祖正滔公隐忍为善的故事,说是某一年的一天,正滔公挑着蕃薯苗到自己已堆好肥、垄好畦的蕃薯园准备种上蕃薯,看到有人正在自己已弄好的蕃薯园里扦种蕃薯,就说了句这是我的地呀,那人却凶恶地讲,再说就把你埋在这地里。正滔公二话不说,默默挑着蕃薯苗回家号召儿女们重新垦荒再种。天不欺人,那年大丰收,正滔公从此起了家。循理为善、正直守信是为人的根本。我的父亲文炽公,为人正直、诚信守诺。邻里之间有什么口角矛盾的,大家都愿意找他去评理、调解。他从来都是公平得很,不偏不袒,靠着自己的聪明和善良化解了好多矛盾。在村里,他还热心帮助有难处的人,哪家要是缺个粮少个米,救个急的,他从无二话。他自己有急难需要借钱的,说好什么时间还,一定准时还给人家,一辈子如此。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兄弟几个始终都把正直善良、诚信守诺当做为人之根本。好的家风不光能塑造人的品格,还能影响家族的未来。家风就跟那指路的牌子一样,给每一个后人指好前进的道路。后代家人们靠着从家族传下来的勤俭、正直、善良、守信,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努力打拼。学问上使劲钻研,生意上努力拼搏,岗位上默默奉献,一定要不忘坚守和弘扬家族的家风。

家和家风,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一起组成了家族的精神维系。岁月更迭,我们的家和家风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闪耀出更亮的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辈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