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都桥头街自古以来到解放初期都是合龙乡(含省璜镇全境和池园镇仁周村)最古老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据传南宋初期就有先民在合龙境内居住。那时人口稀少,根本没有店铺,人们所需的生活用品要到10公里外的塔庄购买,环境十分艰辛。那时北方经常发生战乱,中原一带老百姓纷纷涌向闽浙。他们先在沿海和闽南等地居住,随后向闽侯、闽清等地迁徙。省璜也随着人口多了起来。当时省璜镇中心村不叫省璜而叫下省汾。有人在中心地带——炮台山下开设小店铺,最先只卖些食盐、鱼可(小鱼干)、打火石(取火工具)、虾油、酱油、虾米、花生、瓜子等。随后居民越来越多,人们便在小店附近建豆腐坊、油条摊、日杂店、斗笠坊等,初步形成一条乡村小街。
宋乾道年间(1165—1175)街道前方的梅溪干流上建起合龙桥最早的木桩桥(在溪中立两对木桩,各对木桩上端设一根横木,横木上铺5根扁木为一排的桥板,共3接),东西从此连接,交通便捷。远在10公里外的九都、十都居民也常来购物。生意越来越兴旺,店铺也越来越多, 他们都建在炮台山脚下,一间挨一间好像在接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有十多间店铺,他们都是土木结构二层建筑,中间隔着风火墙,约有40多米长,形成一条街道。这条街道紧靠在合龙桥西端桥头,人们唤之“桥头街”,街道地属八都,因此九都十都人都叫她为“八都桥头街”,街名从此诞生,代代相传,一直沿袭到解放初期。
八都桥头街最繁华最鼎盛的是民国末期和解放初期,那时有商店28爿,街上有百货店、布庄、药材(药店)、诊所、粮店、猪肉摊、日杂店、弹棉铺、补牙店、打铁店、豆腐坊、斗笠坊、油条摊、邮政汇兑、酒店、客栈、饭店、糕饼店、点心店等,街上常有人叫卖水果、河鱼、泥鳅、溪螺、田螺等,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这条街毕竟是古老街道,缺乏整体规划。街长145米,街道最窄处只有1.7米,最宽也不过6米许,地面全用杂石块铺就,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较大,石块表面被踩磨得滑溜溜的。若不小心很容易扭伤脚,打赤脚更难走。街头为合掌街,露天,中部和尾部为单间排列。中间一段店面前檐加设撇斜,撇斜屋檐直伸街道外侧,全用瓦片盖着,夏天街道凉爽舒适。撇钭末尾用木柱支撑,木柱与木柱之间设有长凳,供顾客闲人小坐休憩。人们常坐在长凳上轮流抽着由附近老人带来的水烟筒,一边抽烟一边谈笑,各路新闻都有,时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人人露出笑靥宠辱皆忘,快活极了。
由于街道地理位置偏僻,地盘不够开阔,前面被梅溪干流和支流下垅溪隔着,交通不便,发展空间极其有限。1956年,人们在街道对面的开阔地上盖起小学,随后在梅溪干流左畔盖起粮站、供销社、林业站(木头站)、食品站、农资仓库以及十多间居民楼,形成一条街道,当时叫省璜街。改革开放后不久,在开阔地另一边继续盖起华侨楼、供销社、农信银行、小学教学楼、中学大门以及几十间宜贾宜居宜业的居民楼。又形成一条街道,这条街道规划大方合理、整齐美观、饱含现代化因素,被命名为省璜新街。稍早些开发建造的那条街叫旧街,八都桥头街被挤压为古街。
八都桥头街从1956年起逐渐衰落萧条,到本世纪初根本没有店铺,连斗笠坊豆腐摊也消失了。部分店铺被改为居民住所,其他的近乎荒废,无人问津。多年失修,有的屋漏墙塴,破烂不堪。有人想拆旧重建,实在难:店主人(大部分是继承人)九家十八股的,难以统一。再说一爿店宽只有3.2米,深8—10米,那么小也没建筑兴趣,只好任凭风吹雨打,眼巴巴看着荒废塴塌。大部分店主任或继承人望洋兴叹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够改变面貌?
2016年7月9日,尼伯特特大洪灾突袭省璜,暴雨如注,狂风吹断树木吹翻屋顶,河水猛涨。10点许,水漫八都桥头街街道1.35米,这是省璜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之前最大洪水只漫街0.45米),街上店铺及民房全部倒塌,夷为平地。直到下午1点许,洪水才退去,淤泥满街,惨不忍睹。
灾后,党和政府立即领导灾民进行重建家园。原店铺主人在废墟中挖出旧基,有序丈量各自的占地面积。积极商讨重建方案,经反复商量,有的按价转让地皮,有的按价偿还扩充面积,最后统一规划,把街道填高1.35米,与璜兰村街道水平相接,既美观又适用。最后由土地部门绘制蓝图,统一放样,各自施工。只花半年时间一条崭新的现代化街道展现于世。
街头仍为合掌街,露天。街道左边盖了两座4层三间居民楼,然后隔着泰山庙盖起一座雄伟高大的三间五层楼房,接着一间连一间4层楼,整齐划一壮观美丽。到了街尾隔一条一米宽的小通道,又是一间挨一间直连到璜兰村街道。街道右边盖了三座居民楼,最高一座6层三间楼房,楼前望着梅溪浩浩荡荡向东奔腾,风光无限美丽。剩下近300平方米的空地上建个小公园,公园中盖个供小孩子玩的蹦蹦床。公园东边设一排石椅供人们小坐休憩。东南两边种了美丽的花卉和一丈多高的风景树,风景极其秀丽宜人。常有小朋友在蹦蹦床上跳跃嬉戏取乐。不少居民在公园里散步、休闲、谈天……尤其夏晚,溪风习习,人们在这里乘凉,无限惬意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