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4年6月21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宣传状元文化 回归闽清故里 母亲 招标公告 品味卜兴坊里的家风良训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味卜兴坊里的家风良训

□ 作者 刘守光

我们常把“老房子”称为“古厝”。古厝有魂,虽无声,却能向后人道出优良的家风家训。位于金沙镇下林村西林墘的古民居“卜兴坊”,为乡绅黄光昌偕其侄诗銈共同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成,系土木结构,三落透后,由倒座(回照)、正座、后座、两洋楼(兔耳)等构成,占地面积3685平方米。先辈为古厝取名卜兴坊,寓意是上天赐予的人丁兴旺、家业兴隆、人文兴盛的居所。

卜兴坊一直延续着中华传统家族文化,虽历经百年岁月洗礼有些沧桑,但其古韵古味至今仍不失魅力。走进卜兴坊,迎面扑来的是古朴典雅、厚重浓郁的文化气息,“卜兴坊家训”悬挂厅堂,“卜兴坊展室”引人注目。其传世的家训家风,为每个时代都注入不竭的精神力量,也是黄氏家族瓜瓞绵长、人才辈出的智慧。

勤俭持家

黄光昌及其子侄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勤俭治家,且族人多精通医术,耕稼与经商结合,富有经商才能,早年间从事木材贩运等生意,善于经营,家道日隆,田产颇丰,鼎盛时在福州三宝街设有商号,积攒了一定的财力物力,遂建造了卜兴坊大厝。他深知勤俭兴家,奢懒败家之道,一个家族之所以能够兴盛,往往是因为力行勤俭之美德;而之所以衰败,往往是由于兴起奢懒之歪风。虽家大业大,若子孙懒惰散漫、挥霍无度,败亡也只在朝夕之间。勤俭是传给子孙的最好家风,故立训强调“勤劳节俭,持家兴业”,当时每年开支都有限额,且由当家人统一分配。恒念创业维艰、守成不易,族中之人,不论男女老幼,无论婚娶、生日酒宴或死后丧葬,不许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为弘扬古厝文化遗产,留住乡愁记忆,卜兴坊后人念祖先伟业,精心保护祖屋,先后两次对古厝进行修缮维护,使古厝至今基本完好无损。

和顺齐家

家庭和谐是家族兴旺传世的基础。卜兴坊家训倡导“和顺齐家,敬让宽恕”,提醒后人懂得只有家庭家族有序和谐,子孙贤德,兄弟和睦,夫妻同心,才能家族兴盛,人财两旺;希望子孙安分守己,讲究“做人做事,知行合一”,“士农工商,自立有为”;即使在事业鼎盛时期,也要保持平和心态,戒骄戒躁,注意谦让,谨守本分,不无事生非,就不会自生烦恼。不过分苛求富贵,把日子过踏实。

黄氏子孙传承践行“和为贵,居之安”家风,一家有事,家家出力;一家成功,惠及家族。长期以来,每年秋季必择吉日按房轮流做东,祭扫祖墓,既行尊祖之礼,又成家族成员团聚之实。在古厝大家都讲求一个“和”字,凡事能退就退一步,大度包容,虽然各家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几乎没有发生过兄弟反目、婆媳不和、妯娌交恶等事情。

教育兴家

“励志成才,读书至要。格物致知,奋勉有恒”是卜兴坊家训重要内容之一。古厝历来兴文重学,作为名门望族,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族谱记载光昌公之父、名中医开扬公事迹,称其“子辈孙曹皆互游泮水,或食廪天家,或登明经,功名踵起”。当年在厅梁上挂有“会元”“文魁”等彰显科举功名的牌匾。

卜兴坊悬挂着厅堂一副对联:“秉祖宗教导须行仁德处世,勉儿孙立志要读诗书传家”。道出了先辈立身处世,崇文重教,激励后人勤耕书海。百年来,厝内子孙遵循祖训,重教兴文。光昌公之子黄诗錂(字吉孙)饱读诗书,既为族之望人,又是地方知名乡绅,一生热心公益,曾出面集巨资创建金沙云龙书院。新中国成立以来,卜兴坊子孙不乏后起之秀,他们大多活跃在省内外高校、医疗卫生等战线,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和领导者;有的博弈于商海,干出了一番事业。

坚忍传家

光昌公原居住偏僻山区的城门村,出行不便,且苦于常遭匪患骚扰。为子孙后辈计,光昌公与其侄共同选定下林村西林墘买地建房。当年一个外姓在异地建房并非易事,在西林墘建一座大厝更是诸事繁杂,困难重重,非多谋善断、坚忍卓绝之人所不能为。西林墘地处半山坡,建筑木材均来自城门、尤溪汤川等高山原始森林,垒砌洋楼基础的大石取自溪里。大门的厚石板构筑、正厅堂廊檐三块宽阔的长石板等,在当时施工条件下,交通不便,运输困难,所用各种大量建材自下而上如何运送,简直就是一个谜。这说明先辈认定要做一件事,即使没有条件,他们也会创造条件去干。

彼时当地有人见外人在此建房,竟以风水关系为由横加阻挠建设。先辈待人谦诚,做事执着,采取各种措施与当地人沟通,极力化解矛盾。为使工程顺利进行,在正座上梁扶扇之日,在工匠们备好全部材料部件的同时,邀请许多族亲前来保护施工,赶在一日之间全部完成正座木扇梁柱架构,防止有人阻挠而发生意外。先辈在卜兴坊建成安家立业后,谨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家训,与人为善,广做善事,乐于助人,并发挥医术精湛优势,为乡间邻里治病施医,为民众解除病痛,不求索取,一视同仁。后来,卜兴坊人不但与当地群众交往热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赢得邑人赞誉不断。

百年老宅承载着家族的深厚文脉与智慧之光。随着时代变迁,卜兴坊后代因工作、生活先后都外迁各处居住,但子孙们始终对老宅有着不舍的情怀,他们将祖训家风谨记于心,承前启后,让中华文化家族精神得以延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