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一身福,福一生。
生为福建福州人,天生对“福”亲近、亲切。“福建”系从福州与建州各取一字组合而得,却也巧妙地构成了“幸福要靠建设”的含义。我们都特别懂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道理,爱拼会赢、犁耙务搏(福州话,勤劳致富的意思)都是我们渗到骨子里的理念,也是大家共同执着的追求。知福、讲福、求福、享福、惜福、共福,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梦想与行动。
我们的福与生俱来。福建山水皆福,她水陆兼备,地形多样,气候宜人,生态独好,物产丰富。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的得天独厚,让我们纵享这里的一切美好。武夷山是我们脊梁里的风骨,独具山奇水秀和茶乡茶韵的风采;闽江流淌着 “争其滔滔不绝”的血气,沟通着我们与东海和世界的声息;漫长的海岸线风景独好,如鼓的潮声既鼓舞人们意气风发,又挑动大家爱乡重亲的情弦。独木成林的榕树蔚为壮观,不借土壤可生根,直面风雨更参天。它们以宏伟的树荫点缀大地,给我们遮凉庇护;以坚韧的生命力告诉我们要落地生根,志存高远。茉莉与茶结合出高雅的香气,隐喻着君子之风:奉客庄敬,一盏晨昏。包含着知时节、守火候、掌温凉、调浓淡、雅谈吐,构筑的恰是“闽江边口是我家,土墙木扇青屋瓦。君若有闲来吃茶,门前一田茉莉花”的美好福境。水仙花则把南方打扮得清雅芬芳,漳州圆山下连畴的花田,涵养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还温蕴着凌清波而天香的玉韵,原来地气与仙气可以这样对接,优雅与浓郁能够无隙融合。如此的山水物华,塑造着我们的骨肉血脉,赋予了我们秉性气质。福建人,常都知山水、爱园林、惜花草,能弄潮、勇登攀、长义气。我们讲茶艺、唱闽剧、哼俚曲,我们也是海滨邹鲁。三坊七巷里,状元几许,名人如星,有“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温婉;亦有《小桔灯》里的柔光;林文忠公祠里,则有着不屈的民族脊梁,放眼世界,有浩然正气的远见和铁血;鼓山之上,摩崖题刻着许多文化和故事,还有交往世界的“洋乡愁”;森林公园里四季繁华着生机奥妙;马尾罗星塔千年都亮着出海的振奋和归航的欢欣;三大禅林的钟声修心又醒世。除福州外,泉州、漳州、长汀也都是这样底蕴丰富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福建,正是这样用“福”铺着阶梯,供人们一步一步上行,用福积累着文明,把自己一点一点提升。这是我们一出生就拥有,就融入的环境与氛围,让我们自起点就行进在“福”途之中。
我们的福与身俱在。“福”是环绕我们的一切美好,但都要通过“身”的体验才能呈现价值。家庭能安稳,生命无危险,身上无痛苦,是根本的“身”之福,由是我们说“平安是福”。福建是兑现这一理想的乐土,她“派江吻海,山水相依”,是造化给出的钟灵宝地,总体上风调雨顺,民生丰裕;历史上亦少战乱,世多安宁,如此很适宜于安身立命。福建多山,也就多山村,但雨量丰沛,哪怕是没有大江流过的地方,大小盆地,都有良田,可耕可居;福建亦有平原,发达的水系,常在各条河流的中下游“安排”广袤平地,给我们安放城市和肥沃田园。难得的是,她以地理区位的特殊,挣来了历代“兵家不争之地”的优待,也从而成为乱世中原族群南移的重要目的地。从“衣冠南渡”至晋江,到“十八姓从王(王审知)”到福州,再到后来的一系列“南安”式的人口大迁徙,证明着福建一直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好地方。现在的福建,是全国首位的生态省份,有福之州更是位列最宜居城市行首,还成为国内第一个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的得主。如此福建,视为“花果洞天”,福乐之地,不亦恰当吗?
我们一直与福共栖。择福地,造福宅,与福居,是我们长期的安居梦。且随央视《古厝里的中国》栏目的镜头到闽清县看看“全国单体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这幢占地17800多平方米的清乾隆早期的建筑,很能代表我们对栖息之福的追求。气势恢宏又四平八稳的建筑群,666间房屋寓示着诸事大顺,处处植入的福元素透露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入户巍峨的虎头门,谐音为“福头门”“福”字当头,开门迎福,进门享福,切切实实把福讲到“家”了。建筑第二进,尤其是其大厅,更是集众福于一体:两扇大门居中刻着福禄二字,厅两侧的旧时收租房窗格间满是字体各异的“福”图案,厅堂供桌居中也刻着一个大福字,“梅开五福”大匾高悬于横梁之上,“福”字匾、蝠图案装饰于后厅侧门。这些“福”,有清晰、有隐喻,有庄严、有谐趣,但皆体现了人们与福同栖的价值追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年遗梦,在福建有了美好的兑现,并且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这儿是“搬迁造福”的先行实践地。由政府牵头,帮助贫困人群实现了安居梦,如船民上岸,偏远村、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破旧棚屋区改造等,各类贫困人群和住房困难户均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自此幸福有了更好的载体,家安、心安、福安,正是我们“造福”“践福”的一幅福图长卷。
我们也一度舍身护福。在历史的长河里,福建也有不能自外于民族大命运的时候,也饱受各种危难的侵害。晚明和前清时节,更是倭患的重灾区,一时遍地家园被毁,民生福祉惨遭践踏。“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多少福建儿郎,积极投身抗御倭乱,浴血于家国的保护,献身于捍福卫福征途。“前方有不放心的人,后方才有很多人的安心”,历代如此,位于福州的戚公祠至今铭记着这一段可歌可泣的护福历史。而高举禁烟大旗,主持虎门销烟,一生不妥协、不松劲,主张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则发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强音,体现了福建人但为家国故,生死荣辱皆度外的伟大情怀。近代侨领黄乃裳也是一路寻觅光明的行者,从参加公车上书,到“为桑梓穷无聊赖同胞辟一生活路径,不至槁饿而死”而开辟新福州,再到投身辛亥革命,直至年迈病瘥归乡,依然坚持带领乡亲兴修水利。林觉民更是以“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心志,舍下爱妻和未出生的孩子,以身演绎着“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绝和壮烈。在波澜壮阔的长征图卷里,福建儿郎更是浓重壮烈的一笔。据人民网《长征中的福建子弟兵》一文批露,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有8.6万人,其中福建子弟近3万人。到达陕北后,福建子弟兵仅剩2000多人。这些生于民族危难年代的福建人,为长征和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未必不惜福惜命,未必没有苟于乱世安度人生的条件,但他们都选择了放弃小我之福,寻大福之道。“牺牲汝身与吾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正是他们共同的内心写照。今天,我们可以安享岁月静好之福,无限畅想明日昌福,不应淡忘这些知福而弃福,舍己福,谋众福的先贤们。
我们始终享福惜福。福建的福山福水福田,长期让福建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我们从不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反倒一向小心翼翼、格外珍惜。历代福建人,都勇于争取更高更大的幸福,这是山隔水阻都限制不了的基因冲动。我们惜福、祈福。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正月,福建群众性的游神祈福信俗成为旅游的热点。缘于八闽群众,常把对“福”的祈求和争取集中于年后春忙前的间隙。耕海者信妈祖,耕地者姓张圣君,商人信财神,别的群众信保平安的各路神仙。这些都促成了正月神社的广泛和红火。个别地方还通过热闹的圩市,开启一年的繁荣,如闽清县坂东镇的“十八坂”商贸交流会,规模宏大,堪称万人空巷。这些崇敬与热闹,皆是人们祈福、求福之心的隆重体现。我们也谋福、争福。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一直都有人甘冒风浪险途,漂洋过海寻找商机,甚至在海外开基创业、安身立命。恰如闽南歌《爱拼才会赢》所表达的:“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总嘛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恰是福建人精神气质的生动呈现。《闽商》一书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有妈祖的地方就有闽商。福清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福清人。这是一种概括,证明着福建人勇往直前的践福志向;这也是一种豪迈,展示着福建人在寻福、争福的路上不惧劳苦、不畏艰难的干劲。我们享福,还共福。“苟富贵,无相忘”,长期被视为最没保障的承诺,但福建人不如此,他们深知独福非至福,福往者方福来,在福的共享方面一直都很具代表性。许多成功人士,皆能达不忘根,富不忘本,谱写着造福桑梓民生的传奇。陈嘉庚式倾力回馈家乡的闽侨不胜枚举,而曹德旺式长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本土企业家也不是孤例。他们或可独善其身,或早已身在福中,但从不独占、独享福份,而是用力地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到共同发展与共同幸福之中。乱世则为国强而倾力,盛世则为民裕而舍财。所谋者,从未止于私人之福,而是达于天下共福。这样的福知、福行、福果,自有万丈光芒,正该被作为时代精神。
幸而生福建,幸而住福州,我在东南赶上福,长年和福住,深为福建福自豪,亦为福建人骄傲,更为当地绵长深厚闪光的福文化而陶醉。来福建领“福”吧,福你、福我、福他、福大家、福永远!这就是我们的福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