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前往游览山西雁门关景区。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雁门关地处晋北要冲,是古代“九塞”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其名源于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关隘两侧,山峦起伏,中间有一道大雁南飞时必须通过的峡谷,因此得名“雁门关”。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杨业陷入重围,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他的子孙继承他的遗愿,世代忠于职守,保家卫国,留下美名。
总之,近3000年来,在雁门关发生大小战争次数多达1700多次。同时,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将。
离开石雕群像,向上行走不久,我们来到了边贸街。雁门关边贸街,是雁门关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雁门关关南、关北的阜戈寨和雁门关村,是历史上贸易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明清时期,商贸活动达到高峰,雁门古道成为中国北方一条重要的商业通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行、客栈、饭店、酒肆应有尽有,是雁门关下最繁华的村寨之一。
边贸街不仅见证了雁门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历史,还见证了民族融合和晋商的崛起。随着时间推移,边贸街逐渐成为塞北通往中原的商道关卡,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如今,雁门关边贸街依然保留一些历史遗迹和商业活动,成为游客了解古代商贸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商队热闹场景,体验到浓厚的商业氛围。
雁门关是我们游览的核心景点,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石等垒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两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城门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毁于一旦。
雁门关长城,为明万历33年(1605)巡抚御史李景元在左长城上修筑而成。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每120米建敌楼一座,现在完整的敌楼有“针扃”“控陇”“壮塔”“干山”等。此外,还置烽火台、壕堑,是中国明代的代表作。
雁门关“地利门”,对应“天险门”,明代建筑,城门上建有“宁远楼”。
长城在雁门关,即铁裹门,前身为北陵、西喻、勾注塞、西陉关旧址。西陉关位于勾注山之西,即陉岭之西而名。《唐志》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历来为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宗二帝北虏”“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事件与此关联。
关城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石垒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方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洞五间,进深四间,周围设围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楼为杨六郎祠。北门是瓮门的城门,门额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民族入侵内部的要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
雁门关碑林在一个坡地上,在碑林上方是一敌楼,在敌楼上往下俯瞰,雁门关、边贸街以及逶迤远去的长城,让人思接千古,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