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4年8月9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王家大院 比翼双飞 爱在朝暮,情溢流年 我的云南生活(一) 招标公告 为秋天腾出位置 舞场轶事 七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家大院

——山西纪行之三

□ 作者 翁振华

31日下午,我们来到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村,这里是王家大院的所在地。

导游介绍说,王家大院是一处集官、商、民、儒四位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

这座大院由静升王氏历经明清两代耗时300多年精心修建而成,展现了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

静升王氏第一代人王实由太原迁来,主要从事豆腐生产,由于他为人忠厚,善于经营,因此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在一落难老者帮助下,在山南择地建屋,从此走向发达,由农到商,由商到官,与此同时也成就了王家大院的建设。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也是山西省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王家大院距离平遥古城35公里。该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在2006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期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王家大院分东西两片,东片称为东堡院,名叫高家崖;西片称为西堡院,名叫红门堡。

高家崖建筑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堂和两旁的绣楼处,又都有各自的厨房、家属院,并有共用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红堡门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造。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字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等级制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万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红门堡还设立有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巧成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为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融为一体。

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绚丽精致,雍容典雅。如斗拱,额枋,雀替等木刻;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以及楹联匾额,形式多样做工极细,体现民居“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原则。

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上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容南北情调,具有很髙的文化品位。王家大院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开放几年来,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紫禁城”。首都一家一报纸曾以“王家归来不看院”的醒目标题发表长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知名学者郑孝燮、罗哲文、余秋雨、王鲁湘等视察王家大院后,都欣然题词赋诗,给予很髙的评价。

王家大院还是备受关注的影视拍摄基地,近年来先后有《沧海桑田一百年》《古镇大河》《关中往事》《熬年》和《吕梁英雄传》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在此拍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