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3年9月15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唯有那一抹天香开 读红岩,悟人生 清韵悠悠“仙人冻” 招租公告 蒲翁·刀郎·阅读 雨后蜻蜓自在飞 同窗吟 青松吟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蒲翁·刀郎·阅读

□ 作者 刘景松

儿时听大人讲“画皮”:女鬼指甲半米长,惯于月黑风高之夜,剖人腹、挖人心、吸人血……言者绘声绘色,听者吓得魂飞魄散。

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由福建电视台牵头拍摄(全国数十家电视台同期上映)的《聊斋志异》,用质朴平实的手法将人鬼情爱演绎得跌宕起伏又惊心动魄,赢得观众一致叫好。片头曲“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齐都到心头来”,更是街知巷闻,人人哼唱这一歌谣。

从“魂飞魄散”到“人人哼唱”,时光流淌十多年,我也从玩泥巴的小男孩长成喉结初凸的“四眼仔”。彼时,语文教材甚少选用《聊斋》,校园阅读风气不温不火。不求上进者单单惦记《封神演义》《三侠五义》等斗智斗法喊打喊杀的作品。对于蒲松龄,我几无所知,私人“作家作品库”中也没有预留蒲翁席位。然而,既已知晓作品《画皮》,却又“无视”作者蒲松龄,揆诸心态格局,顿感羞赧无以自容。没有作者,便没有作品,欲说《聊斋》,怎么能绕过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出生于山东淄博。自小富才情,参加县、府、道试,均考取第一名。之后失意科场,屡试不中,唯有以教书和当幕僚维生。二十岁开始收集创作素材:“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路人只需说些神仙鬼狐逸事,即可获赠一碗绿豆粥。于不惑之年完成十二卷篇幅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更是世界文学林中一株奇葩,被译为英、法、德、俄、日等多国文字,影响广泛而深远。

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莫言坦陈读得最早的是蒲松龄小说,长大后精读蒲氏著述。蒲松龄小说五光十色,充分调动视觉、嗅觉、触觉,其细节描写和塑造人物的功力,值得学习。尽管不是同代人,但蒲松龄就是自己的导师。

被尊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还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词、散文、俚曲,如《晴云山房诗文集》《片云诗话》《聊斋俚曲》等。清人王士祯极为推崇蒲松龄,曾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后世也十分看重蒲著所蕴藉的现实价值与学术意义,由此催生了专门研究蒲松龄及其作品的学问“蒲学”。我认为,单就世界性传播、影响及声誉论,“蒲学”可以与“红学”、“阳明学”等学说齐名。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永魅力。凡有华人的角落,“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可证《聊斋》影响无远弗届。事实上,即便日子过得“一地鸡毛”,经典名著与市井生活,从来就不曾须臾分离。

对“书虫”而言,图书乃生活必需品,阅读如同油盐米醋,片刻不可缺。一个人的气质成长史,某种意义上等同于本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与精神境界以及留予外界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梁启超鼓吹“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概括了阅读、文学作品与国民精神面貌之关系,至今犹有掌声。

在商业气息日渐喧嚣的社会,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国家地区宣扬全民阅读,致力将阅读打造成高雅的文化筵宴。各地关于推广阅读的活动如科普阅读、亲子阅读、跨界阅读等层出不穷,农家书屋、社区阅读室、城市阅读驿站的建设蓬勃。

月前,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创下百亿流量。《罗刹海市》歌词与《聊斋》名篇《罗刹海市》关联度高,“美丰姿、少倜傥”等字句更是直接套用原著。就这样,蒲松龄及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以流行曲形式“轰炸”公众视野,给文化弘扬和文学推广带来了始料未及的新冲击,也蕴藏着有待深入挖掘、整理、探讨的新启示。面对刀郎旋风,我们惊诧的同时,更有必要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积极行动,加大力度推广经典名著阅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