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3年4月21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侨乡新闻 留住乡愁 绽放新颜 小小食用菌种出致富大产业 桑葚大面积成熟正值采摘时 开展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检查 我县中小学生篮球联赛火热进行 线上签订的“电子借条”有效吗 闽清学生入军营 国防教育“零距离” “智慧闽清”喜获两个奖项 坟墓迁移公告 坂东镇政府关于前埔大桥至墘洪线道路工程无主坟墓认领的公告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龙乡后垅村

留住乡愁 绽放新颜

本报讯 春日大地、草长莺飞。一场新雨后,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草木清香、沁人心脾。走进后垅,安静清幽的小径、枝繁叶茂的古树、古朴典雅的老屋,勾起浓浓的乡愁。这个有着近50座古民居的村子,今年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慕名的游客络绎不绝。

后垅村位于闽清县云龙乡东南部,距城关8公里,全村面积9.7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41户2722人,凭借村内的古民居群和田园风光,这里一直是福州近郊游的热门地之一,被游客们称为“小婺源”。

映入眼帘的这座宏伟的百年古厝叫典利厝,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屋檐墙角留下岁月的痕迹,却不显陈旧,反而别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韵味。这是一座府第式建筑,占地2430平方米。由后垅徐氏十世祖东禄和东钦两兄弟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典利厝背靠大湖山,门前吉溪自东向西流过,还在正门前开挖了一方半月形水池,远处有一处石砌城墙,称“玉带环腰”,远眺右前方,有一棵400多年的大榕树。近年来,后垅村按照“小而精,还原复古”的原则,对古民居进行修缮提升,并配建文化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院士文化是后垅村独有的新时代文化代表,这里是著名肝胆专家吴孟超院士的故乡。吴孟超院士馆总占地面积66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场馆建设主要借鉴苏州园林风格,并结合当地建筑元素及现代手法,形成独树一帜的“白墙灰瓦马鞍墙”的清新后垅风格。展馆以吴孟超星“星轨”为主线,以吴孟超院士人生经历为线索,再现了吴孟超院士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对职业的敬畏创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以及对家乡的无私奉献。

吉溪自东向西蜿蜒流经后垅村,两岸良田是市控蔬菜基地之一,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优质的水土造就了后垅村农特产品优质、绿色、生态的独特品质,使后垅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红柿之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后垅村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西红柿。特别是村里大面积种植的紫柿和903超大果型番茄,沙瓤绵密,口感清甜,在福州蔬菜市场建立良好的品牌。依托平台的优势,优质农产品有了更高附加值、更高知名度,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村民收入。

荣获国家级“传统村落”、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州“精品旅游十大示范点”、市县两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的后垅村,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也找好了自己的路。后垅村将党建工作与生态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统筹、深度融合,探索实行“党建+生态”模式,把党组织组织力转化为传统村落提级提档的内驱力。扎实有效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和古村保护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后垅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忠万表示,后垅村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正朝着“诗画后垅”的美好愿景前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合力、奋勇拼搏,利用获评的契机,继续完善对古厝的保护性修缮,并进行活化利用,推动典利厝廉政教育基地二期工程,吴孟超院士精神研学基地等项目发展,为古村注入新活力。 (记者 方雨茜 陈琪)

乡村振兴看闽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