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0年1月23星期四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梦回故乡 老灶台 梦幻黄楮林 租赁权拍卖公告 闽清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老家 新春寄望 新年 庚子年新春联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家

□ 作者 苏莉雯

小弟的儿子满月,母亲说要回老家办酒席,家里老人还健在但没办法坐车过来喝酒,而且我们家下一次办喜事要等小孩结婚了,谁还等得起呢?我们姐弟四人听后自然欣喜。

从确定日期起,我就寝食无心,并不是近乡情怯,而是由于一种梦幻成真的恍惚和惶惶不安。老家最后一次办酒席是在什么时候?是奶奶八十大寿的时候,如今奶奶已离去十六年了。我们姐弟四人的婚事也都没在老家办过。

回老家的路,总是那么漫长。车外的一山一水,吸引着儿子的目光。旋转的车轮,夹杂着我复杂的心跳。闭上眼,故乡仿佛就在眼前,童年仿佛就在昨天……

临近中午,我们到达老家门口。刚下车,一群乡邻便热情地围了上来,伯母迭声唤着我的小名,喜滋滋地把我儿子拢在怀里。我牵着儿子让他认识一下老家的亲人,本想好好聊聊,可儿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拉着我的手说:“妈妈,妈妈!快带我去看看你小时候住的房间。”奶奶过世后,我们把老家卖了一半给同姓人。我带着儿子到我曾经住的房间,儿子趴在窗户看,屋里除了地砖不变,陈设与过去已全然不同。我抬头看看窗户两边贴着的对联,那是从街上买来的,纸质很好,快一年了看上去还很新。我不由地想起了爷爷……爷爷的毛笔字写得好。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研墨书写。有一年,他鼓励已上小学的我自己写,我欣然从命。练了一个多星期后歪歪扭扭地写了一幅对联贴在自己的房门上,沾沾自喜!那是我最早的作品,观者仅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如今虽说也练字,但再也没有勇气往墙上贴了!和大多数人家一样,每逢春节,例行公事般地到街上购买春联。

儿子对家里的木楼梯很感兴趣,爬上侧房二楼,楼梯没有护栏,我不放心,只好紧跟着他。楼下是一片菜地,记得奶奶在时,菜地里都是绿色,一块小葱,两垄小白菜,三垄茄子,辣椒点缀其间,歪歪扭扭的木栅栏底下种上了丝瓜和豆角,藤蔓茎须顺着栅栏攀爬而上……如今,菜园通往祠堂的小路上拴着两条脏兮兮的哈巴狗,抬头冲着我们汪汪大叫,丝毫不觉得是自己侵占了我记忆中的领土,倒像是我们冒犯了它们的区域。另一边的楼梯是通往厨房天坪的,儿时我们姐弟几个经常拿着叉子站在上面叉梨吃,如今梨树也没了,新东家说梨树太高了,梨子掉落把瓦片都砸碎了。天坪右侧的砖头是乌黑的,因为那边墙上有烟囱。我多久没见过暮色苍茫时房屋飘出的炊烟?尽管有,却再也见不到最美的那一缕了。奶奶走了,把老家也带走了……

老家的门前有一大片齐整的菜田,菜田前有一条河。小家伙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不顾我的吆喝,便和表哥表姐们欢快地奔向桥边。站在桥上,看河里有没有小鱼,不时捡起石子扔进河里。小家伙当然不知道这里充满了我青涩的记忆。年少的我,就是沿着这条流梦的河,从故乡的田间大道到尘土飞扬的砂石路,再到宽阔的城市大道。我的灵魂在喧嚣的尘世间游荡着,在繁琐的工作中飘泊着,当梦想一次次遭遇现实,饱受千般委屈万般无奈之后,乡愁便扑面而来!

开席时间到了,我领着孩子们回到了厅堂,和母亲一起请乡人们入了座。阿钗哥的厨艺很棒。这些年,他买了一辆货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东奔西走为人承办酒席。今天的菜色很好,花样很多,味道也美,一点也不输给城里酒店做的。可我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记忆中,老家风俗淳厚,生活俭朴。但在喜事上,仪式是很隆重,排场是很讲究的。无论穷家富户,平时省吃俭用,遇到办喜事,那就有多少花多少,一点也不心疼的。村里有个传统,一家有事百家喜。一到办酒席,一些走动比较近的邻居和亲戚就成了免费的帮工,择菜、洗碗、端盘子、砌灶、生火等,分工明确。帮忙的人越多,东家就越有面子。乡下酒席不像城里那样,一股脑儿把所点的菜品全都上齐。乡下酒席是慢慢上,厨师瞅准时机,及时把刚出锅的热菜端上餐桌。几道热菜上锅,乡亲们便开始轮番敬酒,通关下来,倘若余兴不减,还可找对手划拳行令,最后相互搀扶,跌跌撞撞蹒跚而去。真是“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记忆中,爷爷奶奶的寿宴即是如此!

宴席结束,我们和叔伯们在院子里聊天。突然听到有人在背后喊我的小名,熟悉的声音,是阿花婆,我转过身,她抓住我的手,说我好久没回来了。我看见阿花婆的脸上都是伤疤,眼角周围的伤口还渗着黄色的液体。我连忙问她是怎么回事。阿花婆说公公晚上用摩托车载她的时候,看不清路,摔的。我听后顿觉心酸,两位老人年纪大了,唯一的女儿又远嫁外地。阿花婆摸着我儿子的头说:“孩子这么大了,乖,叫老外婆。”儿子乖巧地叫了一声。我突然记起她的孙子一直都是她在带,连忙问她孙子在哪?阿花婆小声地说过继给孩子姨婆了。我很震惊。阿花婆说她们夫妇年纪大了,照顾不好也教育不好孩子。她姐姐夫妇都是当老师的,没有孙子,会好好待孩子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阿花婆一生无子,好不容易有个愿意随这边姓的孙子,又过继给了别人。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孩子父母是如何想的,我已是百感交集。阿花婆絮絮叨叨又说了很多,她说孙子很聪明,跟她说永远不会忘了省璜的奶奶……

隔壁的阿畴婶也过来了,穿着红色的呢大衣,留着时尚的短发,一手牵着小孙女。这么多年没见,她是越活越精致了。婶婶生了三个儿子,都挺本事的。我问婶婶这个小孙女是哪个儿子的,婶婶说是大儿子的,他生了3个女儿,这是老大,还有一对双胞胎,可惜没有儿子。我笑着说,这是风水好啊,我们苏家都是女儿比儿子本事,日后有福呢!婶婶也笑着说男女都一样。其实想想,人生哪能都如意呢?太过圆满了,就不是人生;太过缺憾,又会让人对生命无所留恋。万事求得半称心就足够了!

夕阳西下,离别的时刻到了。阿花婆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常回来看看,这个家我们有份!我站在门口,回头看了看老家,眼泪成诗……佛家强调轮回,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我这样一个从乡野中走来的人,必然也会回到乡野中去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