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20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合龙桥史话(下) 那片火红的叶子 白岩晨曦 闽清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全面集中开展全县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闽清县交建公司关于建立招标代理等企业名录库的公告 头发和肚子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龙桥史话(下)

——“八都桥头走过了,还怕你乃就”的由来。

□ 作者 省璜镇志编纂委员会 王胜燕 邱祥 苏诗章

闽清永泰二县民间广泛流传:闽清有“三头”。“八都桥头走过了,还怕你乃就”(闽清人懂得)。在流传过程中演变好多的版本。笔者皆是八都桥头的老住户,在祖上流传及聆听先辈老族长王问泉先生等谈古说今中,此俚话的流传应当是这样的:

闽清“三头”是指梅溪塔头(今塔峰)、六都湖头、八都桥头,“三头”解放前都是交通要道。其中塔头是土匪陈伯来的老巢。1950年2月16日(即除夕年夜),匪首陈伯来指使陈世枝股匪19人,包围塔桥乡农会主席陈伯越土楼。当场枪杀其妻严大妹(怀孕在身),随后放火烧门,逼迫陈伯越及其兄弟陈伯银、陈伯迈、陈伯同和陈国宝共5人走出土楼。翌日(正月初一)全部绑架至闽侯穆溪橄榄湾后塞进炭窑,封上窑门活活烧死。在塔头发生的“六尸七命”惨案震惊全县,所以谈塔头变色。随即县政府全力剿匪,匪首伏法。

六都湖头是商贸中心,素有“小小闽清县,大大六都洋”之称,一年一度的“十八坂”物资交流会闻名遐迩,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都以踏足湖头为荣。

八都桥头包括合龙桥和依溪傍桥建成的古街。街长145米,宽3.2—6.1米,街道由大小河卵石铺成,上半街为合掌街,露天;下半街系单间店面,中部25米盖有撇榭,晴雨无妨。撇榭外端设有长凳,与合龙桥廊长凳合起来可供百余人纳凉歇息,也是人们谈今说古,评论是非,传播新闻轶事的好去处。街道有店铺22间,百货、海产、土特产,食品、糕饼等一应俱全,丰水季节米船曾经直达桥下。

合龙乡地处全县南部边陲,与永泰县大洋、霞拔等乡镇相邻,所以八都桥头街成为闽永交界山区的贸易重地。遍考史实,近代百余年来,合龙乡没有著名匪帮,没有人当过土匪,除清末民初尤溪土匪远途而来,发生零星“绑票”和解放初国民党96军过境“兵过篱笆破”遭劫之外,无重大的兵匪之灾。

“八都桥头走过了,还怕你乃就”的俚语流传于闽清、永泰两县,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合龙桥东面左边,即是民国时期的乡公所(岑师店,现为黄福声厝),历任合龙乡乡长都是土生土长的本乡人,如九都人陈道庆等,因为是本乡人,所以办事就比较公道,也比较得民心,而且群众舆论的监督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本乡人如发生纠纷,都能得到公正的解决,外乡人和本乡人产生纠纷,也能公正处理,决不袒护本乡人而“指头往里抓”,所以外乡人办完事回去后,就说:“到八都桥头(指乡公所)做事情,你不要怕。”

八都下厝湾卢文华、卢文年兄弟在外当官,因秉公判决福州南台牛弓街和春茶行凶杀案而轰动省城,各报竞相报道。在邵武、建瓯等地任职期间,为闽清船工开辟闽北航道,免受当地帮派欺凌做了大量工作。闽清船工对两人印象极佳,认为是他们的靠山。船工回闽清就说:“在闽北有那两个八都人,我们不怕”。

兄弟俩回乡探亲,常到乡公所坐坐,了解乡情,主持公道。有一个姓林的外乡人受县政府委派,来合龙乡当保安队队长。这人仗势欺人,那时来合龙乡挑货的永泰霞拔人,都会带一些土特产来卖,都要对林队长意思意思,否则,哼……。霞拔人回去后就说,很怕到八都桥头挑货。林队长在合龙乡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经常欺负百姓,甚至对部下联保兵也是动辄打骂,拳脚相加。忍无可忍之下,本乡的联保兵在小年廿九设计将尿泼他一身。而林队长恶人先告状,这时幸好卢家兄弟回乡过春节,得知事情原委后,写了一封信给闽清县长,据理陈情,这位姓林的保安队长灰溜溜地连铺盖卷也不敢拿就离开了省璜。之后逢人便说:敢在八都桥头做官,什么也不怕。

有一年,闽剧戏班来合龙乡演出,当时戏台就在合龙桥西面左边古街上方(现庆安厝),两个武生因角色争执互殴,大打出手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奄奄一息。戏班为了生计,只能把他们弃在合龙桥的廊椅上。是善良的王潘氏、王郭氏两位老太太收留了他们,延医敷药,使之伤愈;晓之以理,让他们握手言和归队。戏班走遍闽清、永泰各地,两位武生到处必讲:“八都桥头走一遭,遇这难都不怕,还怕你乃就?”。这就是俚语的雏形,经过以后的七口八舌、口口相传,当然也有以讹传讹的成份,就演变成了琅琅上口的“八都桥头走过了,还怕你乃就”。

省璜地处闽清南部闽永边界,距县45公里,步行需一天。民国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地理条件自然形成了一户小小的“独立王国”。

由于有了合龙桥这座伟岸壮观的桥和“八都桥头走过了,莫怕你乃就”的流传,与塔头、湖头一并成为闽清“三头”。从史料查考可以看出:塔头是土匪为患之地、湖头是商贾往来热闹之处,八都桥头则是公正讲理、惩恶扬善的文明之乡。

合龙桥西短短的145米长的古街,居住着王、邱、吴、黄、林、刘、阮、池八姓居民,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从来没有发生刑事案件,也没有黄、赌、毒等现象,居民甚至连骂人的粗话也说不出口。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街早已退出商业舞台,古街居民仍然传承郑克承修桥铺路做好事、诚信谦让的传统。“七九”重建,全街没有发生纠纷,而是互让互助,讲风格,讲和谐。省璜古街真正是守法之街、行善之街、文明之街。

古街人爱护合龙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文革”前古街人自发轮值打扫合龙桥,我们幼年时都曾手执扫帚扫过街,扫过桥。直到八十年代重新修缮后由政府接管。“文革”中某领导想拆桥,也是古街人最先奔走相告,发起护桥行动。

每天,在古街发生的事,都是那么的平常,可有时却是那样的感人。祖籍永泰东洋的黄庆安,解放前随母来八都古街经营小客栈,母子相依为命,街邻视为兄弟、后母亡、无依无靠,邻居郭秀英将其收为谊子,让地盖房,助其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街坊不因其是外来人而歧视。后来因为黄庆安表现突出,入了党,还担任了省璜村党支部书记。庆安说,在八都单门独户也不怕。这就是古街人的胸怀。

池园籍缝纫师傅黄国信,携带一部手摇缝纫机来八都桥头谋生,古街人视其为宝贝,潘老太太收留了他,并让儿、媳、女儿、外甥女跟其学艺。黄国信的到来,不仅给合龙乡带来了一次服装革命,还培养出一批新型学徒。国信说:在八都有门手艺就不怕。八都古街人不仅重义气,还很重才呢!

在省璜工作过的人都说省璜民风淳朴,好客热情,“文革”前担任过省璜小学校长的黄顺熙的评价是:省璜群众最重教,学生最尊师;曾担任省璜镇党委书记的县政协原副主席姚文彬评价是:省璜人最识大体、顾大局。

省璜,因为有了合龙桥,有了那么多的“不怕”故事,才有了那句耳目能详的“八都桥头走过了,还怕你乃就”俚语,使外界更多地认识了省璜。朋友们,重情重义、勤劳善良的省璜人民欢迎您来合龙桥走走看看,她会给您智慧,给您力量,因为“走过了,什么都不怕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