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9年8月16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饭宅古村  桃源胜地 以电子词典教材输入法    提升与倡导福州话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饭宅古村 桃源胜地

——雄江镇梅洋村饭宅自然村风貌小记

饭宅村景

 

饭宅古村概览

饭宅古村建于清代,位于千年梅邑西北方之大山深处。古属闽清上十七都兴隆境,现隶闽清县雄江镇梅洋村。距镇区7.5公里,离县城28公里,地处“世界稀有,中国第一”国家级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万绿丛中。如今,此地满目青翠,古树葱茏;小溪环绕,流水潺潺;民居古朴,乡风淳厚;鸟鸣枝头,鱼翔浅底;古韵浓郁,底蕴深厚,一处现实版的桃源胜地。

饭宅古村地处深山,中间仅约一平方公里的一块台地,为何先民能择其安居,且乐此不疲数百年?原来,此地古时是一处四通八达的古道交通枢纽要地。其向东沿溪畔古道可达闽江边,上溯可航行闽西北各地,下行能直达福州府郡;向西溯溪畔而上,通过西山半岭,可进入邑外南平、尤溪;向北拾级而上,翻过山头古道,便是古田县的湾口重镇;向南经凤凰池,过丹墀隔,即为县内广阔的腹地。更有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辘路运输木材汇集到村中溪边道头,再由饭宅溪放流至闽江边扎排售往福州。因之,此处虽是蕞尔之地,却得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之便,又兼木材集散地之利,故而能独享优势,顺势发展,成为一处客流热地、繁荣富庶、人丁兴旺的古村。

“饭宅”村名由来

据《闽清谢氏族谱》记载:清乾隆年间,本村谢氏先祖子俊公原居邻县闽侯洋里乡安仁村。因时事不济,在他年青时,父母、伯父母及堂兄等相继轮殁。虽村名曰“安仁”,却难以安居乐业,家贫而致度日维艰。后随邻里李君于清乾隆丁丑(1757年)举家迁闽清上十七都高山地方,结庐而居,耕山种地。几度辛勤,日子渐好。不料竟遭当地巨豪无端屡以欺凌,立足不得。子俊公万般无奈之中,只得举家离开高山之庐,欲回安仁老家。可心中又十分地不甘,意欲再寻新址谋生,但又茫然无措、犹豫不决。遂赴鼎云山仙奶殿虔诚卜签,祈求指点迷津,得“近处近山近水”为上吉的签文。子俊公寻思:安仁老家虽近山,但路途尚远且未近水;高山之庐虽然近在眼前,但无近水之利,更不用说那是他辛酸之地,绝无重返之意。一时踌躇,只得凭路前行。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须臾,一处依山傍水的台地展现在眼前,此地正符合神灵所指之特点。时斯地已有一吴姓人家卜居于此,子俊公便暂借一隅歇脚,以求发展。而吴姓人家虽居福地,却未得要领——人丁不振,生活平平。一方正想“舍铺”,一方意欲定居。未几,双方皆遂心愿,吴家转为谢宅。时清乾隆癸未(1763年)。后经明师指点,子俊公要改换宅第门路。挖沟深基之时,挖出的尽是成堆的五色土。更奇的是,一群鸡竟簇拥啄土而食,一饱方酣。子俊公诧异不已,复求明师解眼前之异。解释曰:鸡争食者,饭也;君今得饭宅,必富甲一方,后福绵长。“饭宅”村名由此而得。

“鲤鱼潭”胜景

饭宅村前蜿蜒而过的一条小溪,就是当年子俊公看中的“近水”所在。后来,溪因村而得“饭宅溪”之名。溪宽不过数十米,但水流充沛,溪石多姿。村口水尾一潭长三四十米,潭中突起两块天然河石。因与河床连成一体,虽久经洪水冲刷,却未能将其撼动,只是更为光滑洁净,还将两块岩石打磨得婀娜多姿,酷似两只悠然游翔、栩栩如生的鲤鱼。一只在前探路,一只尾随其后,生动自然,人人称绝。故名“鲤鱼潭”。更巧的是,不知何年何月从何处滚来一块巨石,搁至鲤鱼潭后就不走了。从此兀立潭头溪侧,犹如披着蓑衣的渔翁;背后还突出一小石,宛若渔翁腰间挂的鱼篓。多少年来,渔翁静静而坐,不急不躁。人们美其名曰“姜太公钓鱼”。一块巨石入列,竟为“鲤鱼潭”平添一景,遂成就了一处唯妙唯俏的“双鲤上濑,太公垂钓”胜景。

“老鸦崖”和“老鸦潭”典故

饭宅溪自村前成弧形绕过,形成一湾碧水清潭。潭中繁衍着众多的鱼类,人们不仅掬手可得,就连生活在溪边丛林中的鸟兽也会时常来分羹一杯。相传,早年上游溪畔崖上有二石似一对老鸦,人称“老鸦崖”。它俩依偎恩爱,长年沐浴日月精华。日久,竟神化为一对可繁衍生殖的“神鸦”。一次,雌鸦抱窝孵卵多日,雄鸦怜其辛苦,不惜运用神力,自崖上俯冲至饭宅溪潭中,欲叼一只鲜活鱼儿予雌鸦补充营养。谁知正逢潭中一群顽童也在嬉水捉鱼,他们见空中一只大鸟遮天蔽地扑向潭中,惊怵得群起大声呼叫。不意,孩童们的惊呼声反倒吓得雄鸦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不仅没叼到鱼儿,反将多年修炼而成的神力丢得一干二净。倏地,还原成一块化石,跌入潭中。可是,就在雄鸦即将化成岩石的一刹那,爱恋雌鸦的意念使其拼尽最后一点气力,顽强地掉转身姿,将头朝向崖上的雌鸦。话说雌鸦在崖上眼睁睁地看着雄鸦因怜爱自己而殉身潭中的一幕,真是欲救不能,痛不欲生。从此,雌鸦也固化成了自巢中引颈眺望、圆睁杏眼的姿势。一段凄美爱情故事演化成的“老鸦崖”和“老鸦潭”两处胜景,至今依然清晰可见,活灵活现。

饭宅祖厝——宝树堂

饭宅祖厝是村中最早的民居古厝。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260年。该厝即是“饭宅”得名的古厝宅第,也是饭宅谢氏人的发祥地。如今,谢氏后人已将其奉为祖祠,上悬“宝树堂”“谢氏饭宅支祠”两方金字牌匾。“宝树堂”是天下谢氏家族最负盛名的堂号,乃晋朝孝武帝亲书以嘉奖良臣谢安,因之既有它的神圣性,更有它的教育意义。而将祖厝辟为祖祠,表现了当地谢氏后人对“饭宅”开基祖子俊公的尊崇与纪念,也是饭宅谢氏人凝聚力的表现和家族聚会的场所。经近年以“修旧如旧”原则修缮后的饭宅祖厝,灰墙黛瓦,飞檐翘角,古朴端庄,保持了清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入户台阶,转斗门亭,暗含步步登高、迎祥纳福的寓意;瓦垄花墙,土墩假山,体现了趋利避害的传统理念。正中大门内设一屏门,是一款婉转含蓄的造型;屏门上雕饰“梅兰竹菊”和“富贵牡丹”图案,透出一种雍容高雅的气息。回照、书院之上是正座大厅,厅堂三直通透,显得宽敞大气。一对青石雕成的圆形龙柱,浮雕有龙凤呈祥、花瓶鸟雀等吉祥物。大厅雕梁画栋,精致卷棚,雕饰有“二十四孝”“谢安出征”“郭子仪拜寿”“姜太公钓鱼”以及荷花、鲤鱼等传统吉祥图案,内涵丰富,寓意深厚。独具特色的是,祖厝内柱联以饭宅谢氏已出世的名辈用字创作冠顶对联,即“子、而、文、大、存、诚、维、哲、积、善、贻、谋、宗、功、远、述、霖、雨”18字冠顶,撰成9副柱联。由此可以看出,自子俊公迁至饭宅开始,至今已繁衍18代。现总人口达一千多人,可谓一大家族。

饭宅新厝

饭宅新厝的“新”是相对于饭宅祖厝而言,约于清乾隆末期由饭宅第4代大田公所建,距今也有230年许。若与饭宅祖厝相比,前者显得小巧玲珑,而后者则是高堂广庭,高埁厚墙,建筑配套完整,且依山临溪,是一处大气派的建筑群。其占地十多亩,面宽百余米。中间正座原建筑因失火焚毁,现有建筑乃灾后重建,但从其宽度和深度来看,均胜过祖厝一筹。左边为三重横厝,建有精美气派、用于主人休憩和接待客人的“官厅”和“观景楼”;有位置隐秘、设计巧妙、具有周详防火防盗功能的“钱库”;有靠近“钱库”的主人起居套房;有位于“钱库”楼上、便于管护的“管家房”;有位于最外一重横厝、相对独立的“长工阁”。而“丫环女佣楼”则设在右边的二重横厝内,意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时礼教;因受地形的限制,右边横厝之外还建有一座与主建筑群不同方向、相对独立的建筑,名曰“后花园”,是主人请戏班、歌女娱乐的场所。正座与左右五座横厝之间有通直的走廊、过雨亭相连,各座之间又有厚门相隔。打开隔门,六座建筑物可以“一眼洞穿”;关闭隔门,各座间各自独立,互不相通。正因为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设施,才有了正座失火,左右横厝无恙的防火效果。当然,这种建筑结构,同样也赋予其防匪防盗的功能。此外,饭宅新厝防匪防盗更重要的还在于高埁厚墙和许多特殊建筑构件:如巨石垒砌的基础,让人望而生畏;其最厚的墙体竟达1米多;尤其屋后沿山脚修成的长长围墙如长城一般;所有与屋外相通的排水沟口、走廊采光窗,均设置了棱型的坚固石条;还有常见的窄窗与厚门,门板用的是当地特产黄楮硬木,外敷特制的铁皮;右边横厝外还专建一座三层炮楼,与主体建筑成为犄角之势。饭宅新厝除了具备南方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还有其独具特色的建筑款式。因之,被称为“小布拉达宫”。只可惜部分建筑因年久失修或拆毁而不复存在。

饭宅下厝

饭宅谢氏下厝

饭宅下厝位于饭宅新厝的下方,厝名因以而得。其建成时间略晚于饭宅新厝,也是建成于清乾隆年间。乃本村谢氏二房“大”字辈人所建。饭宅下厝在建筑风格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果将祖厝、新厝与饭宅下厝相比,有许多明显的不同点。一是坐向风格不同,前者依山向溪,河道环绕村前,美称“玉带环腰”,是常见的民居朝向;而后者则坐水尾向溪头,俗称为“坐虚朝满”或“坐横龙”,是一种别致的选址。二是前者均设置有高耸巍峨的风火墙;而后者则不设常见的风火墙,其瓦面屋脊为“凤凰展翅”形式,两对鹊尾高翘,显得平凡而优雅。三是大厅风格迥异,前者为二层透顶的敞开式,宽敞透亮;后者厅堂宽度几乎与两旁的官房相当,且分为上下两层,虽然有楼下、楼上两个厅,但高度明显低矮局促,厅口设有双开大门。上述三座民居同属清代建筑,却为何有如此诸多不同之处,尚是一个谜。饭宅下厝正座原有建筑保持完整,全木两层结构,面前走廊全座通透,风格平实简单。正座后面是围墙内附设一排厨房,方便实用。正座左边临溪曾建有横厝,但现已经拆建成一般民居。饭宅下厝另有两处特别的建筑:如紧靠厅堂左边附建二间耳房,为土墙蓝灰壁,瓦面单撇,与正座的全木结构风格明显不同,应属后期补建;还有门前埕尾坑涧上建有精致的拱券,将坑涧巧妙地遮盖辟成埕地。这些应是传统习惯上的一种风水改造工程,体现了古人美化优化居住环境的智慧,也相当于现代的景观工程。

饭宅龙凤桥

桥址在饭宅村口两山夹峙的饭宅溪之上。该桥历史悠久,饱经沧桑,曾多次重修。旧《闽清县志》水利篇记载:饭宅桥,在十七都。由此可见,饭宅桥在旧时就名声在外,方能载入史志。其间的饭宅桥,指的就是现今的“饭宅龙凤桥”。其实,饭宅桥只是外界对该桥的一种统称。而在村中,该桥在不同时期却有不同寓意的桥名。最初,饭宅桥于清乾隆年间建在村之腹地“老鸦潭”上,虽便利通行,却有布局不当之嫌。遂于清道光甲辰(1844年)移于村口现址建桥,或是桥亭瓦面鹊尾高翘,或是寓意“七夕之会”,时称之为“鹊桥”。后因山洪湍急,桥毁一旦。为避急流冲桥,于1914年另选址村中“门对坑”水流徐缓处建桥。急流虽避,却重蹈“布局欠妥”旧辙。1945年,众议共识,复移址村口建桥。并吸取往昔桥脚落溪、首当其冲、易于水毁之教训,改以巨木拱架于两岸,上覆桥亭廊屋。全木结构,飞檐翘角,造型美观,如腾龙起凤,故命其名曰“龙凤桥”。惜年久失修,木朽桥危。遂于1979年在原址拆木桥亭而建石拱桥。新桥虽坚固,尚缺廊屋桥亭装点,便改名“龙秋桥”,寓“如龙千秋”之意。俟至2011年,得乡亲解囊、部门支持,投资20余万元,于石桥之上重建精美壮丽、重檐翘角的廊屋桥亭,内复祀“玄天上帝”,规制臻于完美,谨复号“饭宅龙凤桥”。现桥长28.8米,桥宽4米,桥面高16米,桥亭高6米,是为史上最雄伟气派之“饭宅桥”也!

(文/图 张德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