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9年4月12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按日期检索

四月 2019
3
4
01020304506
07080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老年体育走科学化、常态化、大众化之路点赞

□ 作者 张金泰

中国梦、民族兴,老年梦、康乐福。科学健身、锻炼壮体、康乐晚景,是古往今来老前辈的美丽梦想,更是当今盛世老年人的美好实践。

从全国看福建、从福州看闽清,纵观老体协建立发展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健身科学化、锻炼常态化、康乐大众化”,是老年人体育事业沿着“科学、文明、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成功之道。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各级老体协努力履行老年体育组织者、实践者和奉献者的神圣使命中,全县老年人的健身康乐活动呈现了“三化”发展新常态的可喜局面,大可给以点赞。

一、建设“科学化”健身社团兴体坛

“科学健身”是老年体育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价值。实践证明,老体事业能够科学发展,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强队伍,凝心聚力兴团体;要素是打造“体育文化”软实力,文明康乐注生机;关键是建好“阵地设施”作保障,强基固本求发展。从而有力地推进老体事业得以科学有序、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纵观闽清老体协致力建设“科学化”健身社团兴体坛,体现有三种特性:

——健身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性。“老体协”这一我国新时期“应运而生、应势而长”的特色产物,是一个科学健身特色团体。闽清三十多年来,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老体队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尤其近几年来建设形成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不仅健全完善了县和乡镇两级及80%的村居老体协会组织,而且发展有球、舞、钓、泳、棋等十多个单项老体协会。尤其是组织网络建设打好了“五个有”的坚实基础:有一个健全有力而乐于奉献的老体领导班子;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学习、培训和活动等老体规范的管理制度;有一个县、乡(镇)、村(居)三级老体协系统的组织网络队伍;有六级(县及大片区、乡镇及小片区、行政村及自然村)老体健身辅导站;有一大批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志愿者等老体骨干力量。这“五有”形成了一支宏大的老体核心体系和坚强力量,以“奉献爱老心、架好康乐桥”的可贵精神,为全县老体事业的科学发展和不断提高老体水平,充分发挥了团体组织的保证作用。

——健身思想意识彰显进取性。老体协注重以思想建设为先导,通过以“学习、健身、康乐”为一体的老体人文和科普教育,给老年健身事业注活力,对老年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有五项宣传引导活动:一是开展创建学习型老年健身团体,为建设“健康闽清”发挥“夕阳热”,释放科学健身正能量,践行老年体育价值观;二是举办康乐大讲堂,讲党和国家关于老龄、老体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讲“科学健身”、“体育养老”的好处意义;三是开办“健身培训班”,不断培养扩大辅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四是开展老体成果和好人好事的宣传交流,并通过电视、报刊、专刊等媒介扩大影响效应;五是利用“全民健身日”及“三八”“重阳”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健身展示和“万人健步行”等系列宣传活动。从而,为使广大老年人提高健身意识、崇尚科学锻炼、提升康乐幸福指数,真正体验通过科学健身而获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感。

——健身基础条件体现适应性。老体协致力以设施建设为保障,为发展老体事业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通过依靠党政重视、社会支持和协会组织、群策群力的办会精神,对老体健身设施建设,经历了在数量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和质量上从差到好、从良到优的过程。如全县现有45个门球场、31个气排球场、25个柔力球场、126个广场舞活动场,条件都不断改善而适应活动,尤其是有10个门球场建有钢结构顶盖和人造草坪、塑胶地坪,使老年们可以风雨无阻地锻炼健身;其中梅城还有四个连片的高标准门球场,不仅适应城区离退休干部和老年人全天候的健身活动,而且适应全县性的经常门球赛事。更可喜的是,近年来在规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中,尤其是遭受“7·9”尼伯特台风带来特大洪灾后,在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和各乡镇老年们齐心协力下,使许多毁坏的老体设施得到及时复建并改善提高,而重新更好地适应广大老年们的正常健身活动,推进了老年体坛的创新发展。

二、坚持“常态化”健身活动展风采

“锻炼健身”是老年体育的最佳途径和根本方法,体现着当代老年人通过老体协的特色平台,都走着“科学健身、文明康乐”的老年体育之路,让广大老年人展示健身风采而注入无穷的生命活力,激励着老年们都踊跃参与健身活动的兴致热情,释放出科学、文明、健康的正能量,从而推进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活动的新常态。纵观闽清老体队伍坚持“常态化”健身活动展风采,彰显有三大特点:

——贵有健身自信心与自觉性。多年来通过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精神,全县从集镇到村居,无论春暖秋爽时,不管夏暑冬寒日,广大老年人、退休族,都老当益壮地活跃于健身场、康乐园。这种全年性、常态化的健身活动,就在于当今老年人确立了体育文化自觉,提高了健康自信心和增强了健身自觉性。比如,通过运用“奔小康、要健康”的新理念,引导人们提升“保健康、贵健身”的境界,去体验感悟“健脑、健心、健腿、健身”的健康真谛,促使更多老年人自愿自觉地参与健身活动,尤其是使许多老大爷、老太太改变了不重视、不参加健身活动的习惯,甚至使不少人从沉迷于“麻将桌”或“六合彩”中走了出来,融入到健身行列之中,以获得科学健身的康乐感。正如老友们在座谈中所发出的肺腑之言:“时逢盛世不愁吃、不愁穿,图的就是多健身、保健康”。

——重在健身参与度与经常性。在实施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中,通过发挥老体协特色平台作用,广大老年人确立“重参与、常锻炼、享康乐”的新观念,呈现了老年健身队伍不断扩展的好态势,彰显了老年人与时俱进、持之以恒的健身“三化”新常态:一是健身常态化。健身内容,丰富多彩,开展有经常性的健身活动、友谊性的对外交流、康乐性的赛事联谊、节日性的表演展示,各有特色,大展风采。二是项目多样化。健身项目,门类众多,有球、舞、操、拳、功、剑、棋、步行、登山、游泳、垂钓、鼓乐和器材健身等20多项,各投所好,尽享其乐。三是活动正常化。健身形式,科学文明,有个体操练、自娱自乐,有群体结伴、互助联谊,多为专业组织、集体健身康乐,各显其能,充满活力。这种“三化”新常态,呈现着老年体坛的兴旺景象,体现了老年体育的生机活力,反映出老年人科学健身活动方兴未艾!

——好在健身成就感与实效性。从老年人锻炼健身常态化的社会效应看,通过开展“体娱结合、城乡互动、内外交流、智健双赢”的老体特色活动,促使老年体育释放传递了科学健身正能量,收获享有了强身健体的康乐福。尤其从老年人球、舞两大健身群体看,就彰显了老体的无穷活力和无量价值。

从球类群体看,兴起最早、最具特色的“门球”,被誉为康乐之门、和谐之球,是一项集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联谊性于一身的老体活动,成了一个热门的健身运动且享誉颇多。还有后来兴起的气排球、柔力球、地掷球等球类的锻炼与竞技,也都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全县49支门球队和备受老年人喜爱的气排球、乒乓球、柔力球等,经常开展表演赛、友谊赛、角逐赛、选拔赛,把各项赛事都办得显特色、有质量、风格好、上水平。

从健身舞类看,“广场舞”从2007年新兴之后,成了一个最为普及的群体,一种以老年女性为主体的集体育、舞蹈为特色的群众性健身项目,从城镇到村居的全县百多处场点上,每晚都有成千上万的中老年人聚集健身康乐,成了当今老年体坛的一大亮点。

从众多的老年健身活动群体看,正如老友们见面时所道出获得健身实惠感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健身是最大的快乐,健康是最大的幸福”。实践证明,坚持锻炼、健身壮体,既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又增强了老年人科学健身的价值观和幸福感。

三、营造“大众化”健身康乐美家园

“健身康乐”是当代老年人的共同心愿和美好实践,也是老体协的服务宗旨和奉献真谛。其可贵价值,就在于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中心,推进“康乐型、群众性、社会化”的老年特色体育的不断发展,让广大老年人在“全民健身”的大道上走出了一条“夕阳无限好”之老体幸福康乐之路。纵观闽清老体事业营造“大众化”健身康乐家园,主要有三个特征:

——以“全民健身”精神推进发展态势。老体工作者多年来不负使命,以坚持“民为本”、念好“康乐经”为大旨,积极宣传“全民健身”的老体真谛,促使老体人口不断增加、老体队伍不断扩大,让全县现有60岁以上的4.6万老年人已有七成融入了老体健身行列之中。这一态势,反映了大多数老年人都已加入一个文体组织、热爱一项健身活动、享受一份体育快乐、收获一大健康幸福,体现了老体健身事业是“全民健身”的一大亮点和一大潮流,证明了广大老年人确立了“体育生活化”的健身新理念,破除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通过健身活动收获了晚年文体生活的丰富与充实、康乐与幸福。

——以“重在参与”理念营造普及氛围。根据当代老年人普遍有“康乐晚景”的心理需求,通过运用老体特色平台,引导老年们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激发老年人热爱生活、不甘寂寞、向往康乐的精神,并通过营造老体氛围、丰富文体生活,弘扬体育文化,宣传健身典型,讴歌康乐故事,以调动老年们重视锻炼、积极参与健身队伍中。在实践中,为使广大老年人树立“康乐今天、欢度晚景”境界,享有盛世的“美好夕阳”时光,通过“三抓”即抓骨干带动、抓基层重点、抓面上普及的工作格局,促进形成以点带面、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村居并进、城区互动的生动局面。尤其是村居基层,老年们打破了“家务体力劳动代替健身活动”的老观念,使得众多中老年妇女都以崭新风貌融入健身行列。如通过“广场舞”健身锻炼而健美健康后,都深有感触地说:“广场舞,大家跳,有我有你有她一起跳,健身健美健康真快乐!”

——以“康乐家园”为基优化老体环境。老体协是当今社会最受欢迎、最为活跃的社团组织,正是老年人的精神家园、康乐之家。各级老体协积极发挥特色平台作用,多年来为老年人营造“健身康乐”环境和条件,做出了普惠性的积极贡献。近年来在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这一基础民生工程中,又形成了营造优化老体环境三大格局:

一是在党政主导下,主动作为。就是通过贯彻省、市关于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的精神,积极推动各乡镇在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建设中,结合制定并实施老年人“康乐家园”创建活动,全县首批已有3镇5村被评为福建省“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称号并授牌。各乡镇普遍健全完善了老年人活动中心,80%以上村居都建有老体活动场所、康乐园地,并利用景区、公园、广场等营造健身阵地设施而提供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

二是在“五位一体”里,积极融合。就是注重构建“1+4”的“五位一体”精神家园,即老体协与老年协会、退干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教协的统一联动,积极协调并发挥老年人协会的“夕阳乐园”作用、老年大学“学、乐、为”的阵地作用和退干活动中心、老教协的人才优势作用,从而为全县“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而发挥了全方位的推进发展作用。

三是在社会群体中,努力营造。就是积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善于发挥支持老体事业的“四大”积极因素作用,即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各个家庭的支持、亲朋好友的鼓励和热心人士的赞助。从而有力地推进了老体事业的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老年体育,特色平台,康乐夕阳,无限生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健康老龄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健身科学化、常态化、大众化之路,为落实“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添砖加瓦而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本文2018年底荣获福州市2017-2018第八届“老年体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