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10月5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清船工的奉献与斗争 鹅 随笔 秋    思 秋补菜鸭母 颂礼乐文化 中秋·国庆诗词联吟 生态梅邑  丰收共享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清船工的奉献与斗争

□ 作者 张德团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活跃在闽江流域各航线尤其是闽西北的闽清船工认定红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热情拥护红军和苏维埃政权。踊跃为红军人马过渡撑船;为了红军大队人马快速过河,许多船工不惜停运歇业,集聚船只搭建浮桥,守桥抢修;有的甚至以民船当战船,载送红军追击、拦截敌人。还有船工加入了红军队伍。广大船工突破封锁,保证苏区货畅其流,积极为苏区运送紧缺物资,甚至冒险暗中夹运食盐、药品之类管制物资,闯过重重关卡,以解红军之急需。

1931年5月31日,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最后一战——建宁城战役打响。拂晓,红军从城南、城西、城北三个方向向建宁城发起总攻。红三军团的左翼攻击部队,经过半天的激烈战斗,从北坡冲上溪口百尺台主峰,居高临下,使塔下山、濉溪下游的道路和溪口村都置于机枪火力网中,青云岭的敌军顿时全线溃乱,纷纷向下坊街、北门逃窜。但据守在溪口将军庙里的敌军,却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还在负隅顽抗。红军不顾弹雨,趁隙向将军庙冲击。敌军抵挡不住,纷纷撬下庙内板壁、门板,用以渡河逃跑。左翼红军解决溪口战斗后,沿着山梁赶来增援。龙堡山之敌在红军的两面夹攻下,向西门溃退。15时,红三军团第四师奉命从溪口塔下渡河。闽清船工冒着枪林弹雨用米船为红军抢渡跃过濉溪,迂回到河对岸的黄舟坊、河东包抄敌人退路,并迅速占领万安桥东面的东山头,封锁城内敌人出城逃往泰宁的唯一通道——万安桥。红十二军一部则从南门冲入城内逼向东门。此时,城内敌人纷纷涌上东门万安桥企图逃命,在东山头红军密集火力射击下,纷纷落水。下坊街的敌人也争相跳河泅渡,多数被对岸红军击毙或溺死。18时,红军结束战斗,攻克建宁城。

1931年7月初,时任中共赣南特委书记的陈毅到建宁参加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和苏区负责人会议。期间,建宁溪口闽清船工将之前被敌军拆掉板壁、门板的将军庙重新整修完好,打扫整洁,将他们心中最神圣的将军庙作为陈毅将军的临时住所。

1932年,建宁溪口“闽清街”闽清船工几乎家家户户都住着红军,军民融洽,宛如一家。当时恰逢闽清船工林义祥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婴,住在他家里的红军战士空余时常抱他玩。为纪念替穷人谋幸福的红军,他们家就将男婴取小名“红俤”。虽然长大后又按林家族辈取大名林秉仁,但直至如今耄耋之年,人们仍称其为“红俤伯”。

1933年,中共中央局军委与福建十九路军签订军事停战、开展商品贸易交流协议后,建宁县苏维埃政府大力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如毛边纸、笋干、香菇以及新造麻雀船等,开展对外(白区)贸易,组织闽清船工水运到洋口、延平、福州等地销售,又从福州购进食盐、布匹、西药、中药材、煤油等苏区紧缺物资运回建宁,再由建宁转运销售到苏区内地。不久,十九路军“福建事变”失败,反动当局对民生必需品重新实行严格管制,闽西北食盐尤其紧缺。闽清黄家妹船帮巧妙地在米船舱底改制暗舱,偷运管制的食盐,打通沿线关卡,运到建宁供应给红军,受到红军首长的赞扬。黄家妹为表示对红军的支持,还送穷苦出身、头脑灵活的“船尾仔”黄连惠(闽清人)去参加红军。

1933年7月—1934年1月,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率红军东方军进入闽西北。其间,两次进击沙县,一度攻占沙县县城。红军辗转活跃于沙溪两畔的青州、澄江楼、管前、涌溪、高砂等乡村,以及东溪流域的夏茂、高桥、梨树、桂口等村镇,每每跨溪过河,在沙县的闽清船工都大力予以支持,为红军撑船摆渡。在攻占沙县县城的战役中,有大部队人马要迅速渡过东溪猫狸鼻河段,闽清船工见用船渡河慢,便集中一批鼠船搭建一座浮桥,支援红军快速过河。这些史实被郑重载入沙县史志。

据《永不磨灭的记忆——东方军在洋口》一书记载:1933年8月25日,彭德怀率东方军政治部及四师的三个团自沙县北上进入南平的王台、峡阳,执行拦截从洋口逃遁的反动军阀以及土豪、资本家的百余艘船队的任务。闽清米船则成了红军的战斗船,使红军战士如虎添翼,取得拦截战斗胜利,缴获了逃遁船队中大量的金银器皿等贵重物资,为红军筹款立下大功。

是日下午,该部红军乘胜北上,进入顺昌县境内富屯溪畔,在闽清船工的帮助下,以米船当渡船,将红军从潜口、沙墩两处码头北渡富屯江,进驻重镇洋口。随后,在洋口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开展“筹款百万,赤化千里,扩大红一师”的斗争。为了把洋口与江对岸连成一片,洋口闽清米船百余艘放弃运输业务,用船只在谢家墩、中埂、坑口三处渡口铺设三座浮桥。红军人马和两岸群众畅通无阻,洋口空前热闹与繁华。9月28日,东方军接到回师北上的命令,红军大部队陆续跨过浮桥,向北转移。为维护浮桥完好无损,保证红军顺利过江,闽清船工日夜坚守在江边桥上,直到10月1 日东方军全部撤离洋口。至此,搭桥的闽清米船歇运停业已达一个多月,为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9·18”事变后,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1934年,旅居马来西亚的闽清青年学生刘俊毅(祖籍闽清六都)毅然回国参加抗日。到达福州后,他先在“闽清会馆”暂住,打听参加抗日的途径和方向。其时,正逢蒋介石顽固实行其“攘外必先安内”战略,在闽赣集结重兵围剿红军。不仅福州城一片白色恐怖,闽江沿线更是关卡重重。正当刘俊毅对抗日前程十分迷茫之时,从闽江上游来的闽清船工悄悄告诉他一个消息:闽西北有穷苦人组织起来高举抗日大旗的红军队伍,永安县城已被红军攻占。他毅然决定北上参加红军。后来,在福州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他化装成“船尾仔”搭乘闽清老乡的米船溯江而上。在闽清船帮的掩护下,他闯过重重关卡,顺利到达永安加入了红军队伍。以其一心报国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很快担任了红军无线电报务员。后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跟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成长为太岳军区卫生部政委。

1934年7月初,由红七军团改组的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多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等率领下,从江西瑞金向福建进发,一路攻城略地,经过长汀、连城、永安、大田,于7月29日到达尤溪。次日,在红九军团的掩护和配合下,北上抗日先遣队一举消灭盘踞在樟湖坂的省保安团两个连后,计划跨过闽江,突入古田境内。可是宽阔的闽江没有桥梁,数千人的队伍要过江,仅靠平时民用的一条渡船来摆渡,谈何容易?后经当地游击队向导找到闽清船工帮忙。闽清船工知道是北上抗日的红军队伍要过江,二话没说,很快聚集了十数艘米船,昼夜不停地将红军大队人马快速渡过闽江。7月31日,过江的红军迅速攻占古田的黄田镇。次日,又攻占水口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