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8月17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喜看闽清市场经济变革的巨大成就 打造生态有机茶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看闽清市场经济变革的巨大成就

□ 作者 张 金 泰

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变革百业兴。我作为实践者和见证者,对闽清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深有感触,最为感慨的是市场经济大发展,富民强县大成就。

改革开放之后,我县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改革开放为动力、经济发展为主题”,坚定走市场经济发展之路,推进农村农业产业、国有工商企业、县属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全面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县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五年翻两翻,1999年综合县力居全省60个县的第25位,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之一。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我县开始走上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城镇化发展之路。

农村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闽清是个山区传统农业县,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小生产方式的束缚,农民只是依靠自身需求而进行单一的粮食生产,过着自给或半自给的生活。改革开放之后, “一手抓粮稳农、一手抓钱富农”,致力实行“三大转移”的突破性改革发展:一是经济体制,从集体统一经营转到以家庭自主经营上来;二是生产结构,从单一种粮转到发展多种经营上来;三是发展轨道,从自然经济小生产转到商品经济大生产上来。

——稳产粮,解决温饱而奔向小康。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之通过政策扶持、加大投入、推广粮种、科技下乡、服务到家的“五到户”综合措施,促进了粮食连年丰收增产,使粮食生产从低产到高产,农民生活从吃国家“回销粮”到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巨大变化。1995年,闽清被列为全省3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粮食总产从1978年的9.2万吨增至1998年的15万吨,商品率达70%以上。1995年,全县种粮大户202户,耕种4941亩,产粮406万斤,商品率高达95%。最大一户,坂东湖头黄秀明,一家四口两劳力,耕种113亩,产量7.1万斤,每年向国家提供6万多斤商品粮。新世纪以来,我县坚持粮食稳定发展,致力实施“粮安”工程,稳步提升粮食商品率和优质率,推进了现代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攻山梁,发展多种经营勤致富。改革开放之后,我县充分发挥山地自然资源丰富和被列为全省37个“林业重点县”之一的优势,大念“山字经”,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之路,从兴办“五小”(小林场、小果园、小茶场、小苗圃、小加工厂)到发展“五大基地”——林业基地、水果基地,以及茶叶、油茶、蔬菜基地,并通过引导“两户”(农业专业户、重点户)带动千家万户,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县又发展了许多水果专业村或重点村,如梅埔白河江自然村,是位居福州市最大甜榄专业村,全村80户,2017年总收入达5千多万元,人均收入12万元,最高一户,年收入达508万元。

——兴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创大业。改革开放以前,乡镇企业只是部分乡村办起的小水电和加工业。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蓬勃发展。1998年,全县乡镇企业数从1978年495家增至4674家,就业人员从8481人增至5.15万人,总收入从1302万元增至3.62亿元,税金从90万元增至6088万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通过实施“大农业”战略,朝着农业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不断发展,2017年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7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38家。全县高优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推进“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涌现出一批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批省市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农民创业园,建成了一批批“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示范村。

工业经济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闽清从“五小工业”(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机械、小水电)起步,以陶瓷、造纸、味精、碳氨“四白”工业为主体的地方经济,相当一段时期为县力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县工业经济步入大规模、快速度、高效益的市场经济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我县加快了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实现了全县经济较快发展和综合实力较大提升。

第一,传统产业开拓创新大发展。

——陶瓷业,是我县传统特色产业,是全县最大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产业。我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前,主要生产日用瓷、电瓷和工艺瓷等。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实施“科技兴瓷、陶瓷富县”战略,大抓陶瓷行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科学管理”,大力生产发展建筑瓷砖、卫生洁具和低、高压电瓷等,拥有陶瓷生产企业400多家,建成了池园、白中、白樟等陶瓷生产重镇。新世纪以来,加快了陶瓷传统主导产业的逐步转型升级,推进了陶瓷企业技改创新和增资扩产,开拓名牌产品,打出品牌商品,产品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10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闽清为“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称号,成为全国重要的建陶生产基地之一。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陶瓷业总产值达86.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9.9%,撑起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为兴工富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业,是一大传统优势产业,带动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县建筑业发展早于建国初期,1958年成立“国营闽清县建筑公司”,1962年改为集体所有制。进入八十年代,建筑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县属集体建安企业,从一建发展到二、三建和市政、民用、路桥、水电等工程公司,十八个乡镇也都建立发展有建筑公司。全县以一建为龙头和二、三建为骨干的建筑队伍,不仅在本县城乡从业,而且跨出县门创业,进省城,走向全国、冲向世界,打出品牌。一建公司1994年荣获全国建筑质量管理“金屋奖”的最高荣誉。市政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创造多项重大成果,“水泥路面养护”获得国家专利,新技术获得国际“金奖”。

改革开放之后,我县建筑业发展成为了新兴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从业人员三万多人;经济拉动力大,带动和联动了建陶、建材市场和冶炼、机械、运输、林竹业的发展。1997年10月我县被福建省政府授予“建筑之乡”称号(全省首批四县之一)。新世纪以来,我县建筑业又继续发展壮大,闽清一建、神州(市政)等八家建筑企业资质等级进一步提升,引进发展了九鼎、宏基建筑集团公司,有力地壮大了我县建筑业这一支柱产业。据2017年统计,全县建筑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453万元跃升到550亿元,税收入库达3.3亿元,为综合县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食品业,是一个既传统又新兴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大力发展以橄榄加工为重点的水果类、以“茶口粉干”“闽清线面”制作为重点的粮食类、以糟菜加工为重点的蔬菜类,形成了闽清地方特色风味的“三大”品牌产品。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开拓发展的味精、白岩矿泉水、新同达果汁等饮料类产品,推动我县食品加工业向深加工、精包装、高档化迈进。2016年以来,又依托果蔬、食用菌、油茶、茶叶、竹笋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民天食品、汇农果汁、西城食品等21个项目,引进现代化加工技术与传统加工特技相结合,推进了绿色、有机、安全、健康食品和果蔬、茶油、茶叶等无公害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打造形成了集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特色食品基地,彰显了我县特色食品产业方兴未艾。

第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大提速。

一是工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十余年来,我县新兴产业主要有特色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现代钟表业和精美工艺品业等渐成规模,快速发展。2015年我县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2017年,全县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56家,其中机械制造、新型建材、表业箱包等重点新兴产业占三分之一以上。是年,又有中建科技、礼恩电缆、青龙管业等新增长点大项目建成投产,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是产业布局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呈现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较高技术型产业方向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由过去的手工业或简单制作业,逐步拓展到高端制造业、绿色建材业、工艺生产业和精密加工业等新兴工业门类,极大地推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高效和创新发展。

三是非公有工业支撑明显。1997年全县非公有经济比重已达76.4%。我县新兴的规模最大的一家冶金民营企业,总投资5亿多元,2017年创产值10.6亿元。还有表业、工艺品、建材电缆、箱包纺织、塑料化工等重点企业,都是外引内联的民营龙头企业,支撑起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是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主要势头是突出山水兴旅,以白岩山为龙头,以闽江库区为优势,以古名居为特色,进行综合开发,逐步推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新世纪以来,通过实施“名山、碧水、温泉、古名居”的特色旅游,推出打响了“名山”、“名厝”、“碧水温泉”品牌。近几年来实施“强旅游”战略又取得新突破。2016年我县获批“中国温泉之乡”,“宏琳厝”和“七叠泉”均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又开辟新增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乡村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推进了全县旅游业日益兴旺。2017年接待游客达12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彰显了旅游业是我县一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工业小区打造升级大园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县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仍都处于城乡各地分散型的工业厂区之局面。九十年代始有规划并实施了王大河、潭口、樟山、云渡、池埔、黄石、丽山、宝新、湖头、光辉等18个工业小区。进入新世纪尤其近几年来,通过制定“发展工业产业集群”等拓展“大工业”政策和实施“大园区”战略,工业集群档次快速提升,白金工业园区、东桥表业园、坂东箱包园和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等大园区建设提速发展。从2011至2017年数据显示,几个园区入驻企业已达96家,年创产值80亿元,并有一大批好项目已经落地建设,全县几大园区建设已走上特色发展之路,前景非常美好。

商贸经济从单一公有经营向多元主体经济开拓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商贸企业皆为国有的商业、粮食业和合作的供销社三个系统营商,被称为商粮供“独家经营”,面临着国合商业主体作用削弱和经济效益滑波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改革商贸流通体制,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致力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积极开拓城乡市场,努力集聚商气人气,致使商品流通活跃有序,专业市场发展迅速,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商品市场空前繁荣。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2398万元跃升到2017年的51.3亿元。40年的改革开放,我县商贸经济在历史性变革中,突出体现有“五大”变化发展。

一是商品经营从专卖专营向放开经营开拓发展。改革开放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社会生产资料和日常生活消费品供应紧张,棉布、粮油及肉蛋、糖烟酒等民生必需品和主要副食品,都属于专营范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告别了物资匮乏的年代,结束了票证供应的历史。社会丰富的商品放开经营之后,极大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社会消费从满足型逐步发展为享受型和保健型,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彩电、冰箱、洗衣机,九十年代是手机、空调、摩托车,新世纪以来已升级为以住房、汽车等新型消费,既体现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也显现了空前的物资丰富和市场繁荣的大好景象。

二是市场建设从农贸市场向超级市场跨越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几乎没有集贸市场,处于一种“以路为集、以街为市”的落后状态。改革开放初期,梅城、坂东、池园等集镇才逐步建起一些简易小市场。1978年,县城利用一露天会场简易搭盖始有一个较大规模的集贸市场;1990年西门街改建起“兴业大厦”才形成一个两层像样的“梅城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1995年又建起“广宇商贸广场”和“梅花园”农贸大市场。同时通过抓“菜篮子”工程、建副食品基地,城关及许多乡镇还建设发展了蔬菜、水产、水果、西红柿和食用菌等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尤其进入新世纪,一批批自选商场、超级市场,集工业品、农产品为一体的各类新型高档市场竞相兴起,凸显了城乡市场经济的兴旺繁荣景象。一年一度的“坂东十八坂商品交易会”和池园每月逢1、15日的新型“墟市”,都为县内外商品交易流通创造了无限商机。

三是经营体制从国有、集体向民营、私营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城县居民生活生产消费主要依靠商业、供销、粮食网点。改革开放以来,在积极推进国合商业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扶持民营、私营和个体商业。2017年全县各类民营、私营和个体商业网点,从1985年的1922家增至4066家,营业额从1985年的1719万元跃升至13.6亿元,彰显了民营商业的经济活力。

四是运营机制从传统商贸业向新型流通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县通过商贸体制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商贸流通业向新型商贸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尤其是近几年来,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小城镇建设,着力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大力推进以连锁经营、合资经营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名牌企业而兴办连锁超市、品牌专营店、购物中心和厂家直销中心等新型商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的商业企业和街区。如天行大街、百荣新天地、梅溪新城等商贸产业圈逐步形成,提升了消费服务档次,凸显了现代流通业的新型业态。同时,现代服务业,包括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文化创意业和金融、科技、环保、家政、养老、健康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而快速提升,都彰显了我县新型市场化和现代城镇化的大好局面和繁荣景象。

五是市场体系从内贸经营向对外经济开放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县1988年被中央列入全国沿海30个开放县份之后,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内外商品流通活跃有序,进出口贸易货畅其流,形成了“多元主体”介入“外引内联”格局,开放型经济充满活力。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外贸出口总值,从1978年的391万元跃升到2017年的8.3亿元。充分体现了我县“引进来,走出去”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为全县市场经济增强实力和注入活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眸改革开放40年,我县市场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闽清综合县力大增强,给全县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相信闽清经济通过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全县一定能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建成一个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闽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