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8月3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科罗拉多大峡谷 中国人不高兴 张昌龙故居 饮水与健康 闽清县塔庄镇减灾防灾中心楼一层商场店面招租招标公告 国网闽清县供电公司计划停电通知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昌龙故居

□ 作者 苏诗章

古朴大方、雄伟美丽的张昌龙故居,坐落在梅邑西南边陲——省璜镇谷口村下坂山脚下。门前梅水如玉带,屋后青山似乌纱。房前阡陌纵横、沃野广袤;远峰挺拔,视野开阔,曲径花香,风光旖旎。故居是一座既平凡而又独具特色的土木结构古民居,始建于清乾隆乙末年(1775)。它由正座、书院、回照(回廊)和厨房四个部分组成。正座二进二层,四房一厅;左边书院两直两层,右边书院只建围墙,高4米多,它与回照围墙及左边书院相连接,而且等高,显得匀称典雅,回照围墙正中设一个大门,大门上方写着“张昌龙故居”五个耀眼的红色大字;正座后面隔着一个长方形天井,盖一排整齐美观的双层单进厨房。正座厅堂廊道两端各设一个耳门,后厅走廊两头各设一个边门。整座故居对外只有5个门,全用厚木板(厚达7公分)建造,门闩藏在坚实的土墙中。如此设计不但方便出入,而且可防匪防盗,俾宅内主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正座两边各有一扇高大的风火墙,墙顶呈马鞍形,墙两端各装饰如翘起的大拇指,好像稳操胜券,一切在掌握中的英雄姿势。据说往昔正座两边隔着一条洋沟,各盖一排横厝,现在横厝都拆掉,各建起钢混居民楼。

张昌龙,原名张恒源,1908年3月生于闽清县省璜镇谷口村(旧称坑口)。他是我县最早参加红军(1930年2月)、最早入党(1933年3月)的好男儿。9-10岁为他人牧牛,是个穷苦的放牛娃。11岁跟着父亲到古田县打铜补锅、修造枪械。翌年,父亲病逝,只好跟着乡人继续在古田、沙县一带学艺,10年间学得一手熟练的修造枪械技艺。1929年春节,经同工老吴(地下党员,与闽北苏区常有联系)动员介绍,即与同村张恒居及八都刘阿四一起带着工具步行700里到达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小溪坪,为红军修造枪械,1930年2月加入红军。1933年任崇安县大安街红军兵工厂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1月调江西省委机关任教导队政委。“皖南事变”爆发,他与战友突围成功,编入新四军第七师,任七师军需处副主任,受命重建兵工厂。1948年3月至1949年任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华东军区后勤部处长、军械部副部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南京军区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1982年享受副军级待遇。199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时,南京军区授予他“红军之家”称号。

2013年5月12日,张昌龙三子张伟、三媳缪东红首次从南京回梅探亲,受到县领导的热情接见。张伟夫妇回到祖辈故居,同样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与接待,他倍感亲切,感动之余再三表示要追根寻祖,要带弟侄等常回家看看。

老红军张昌龙戎马一生、出生入死,为中国军工军械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中共军委称他是“中国军工军械事业的奠基者”。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迹,2015年由企业家张林(族侄)倡议修缮濒临倒塌的张昌龙故居,并收集史料展出其英雄事迹,得到全体族亲的热烈响应,并得到省璜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张林、张朝兄弟带头捐资并会同张森等族亲组成“张昌龙故居修缮布展委员会”。不久张林等族亲共捐资21.04万元,省璜镇政府拨款3万元,委员会立即开会研究,鸠工庀材,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对张昌龙故居进行修缮、布展等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付出,张昌龙故居修缮布展工作于2016年12月全面竣工。故居的厅堂、下埕以及所有走廊地面全部浇上水泥混凝土;厅堂及板壁一律涂上透明漆;墙面一片雪白;屋面全面重修,粘灰扎口,美观牢固;外墙全用水泥混凝土泥上并刷白。整座故居披上新装,焕然一新。

张昌龙史迹布展由26幅图文并茂的大型图片组成,分青少年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时期五个部分,概括说明了他波澜壮阔不平凡的一生。图片内容丰富,极具代表性,语言生动、言简意赅,让观者深受感染。另外还有前言、后记、张昌龙夫妇及子女单独半身像、张昌龙同志简历表、张昌龙遗物照片等10幅图片与张昌龙史迹图片相统一,全部展示在厅堂、书院、回照的立面壁上。

张昌龙故居修缮布展胜利竣工,为省璜镇开辟了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从2017年春开放以来,就有一批批少先队员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前来参观拜谒,一起缅怀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党爱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学习他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习他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努力学习、艰苦创业的坚强毅力和坚定信心。

张昌龙从没上过学,竟然把自己锻炼和培养成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他为我国军工军械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为山区人民树立一个光辉榜样。他故居的修缮布展为省璜镇设立一个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平台,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共圆伟大的中国梦。其作用不可估量,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笔者慕名瞻仰张昌龙故居,激情荡漾、感慨万千,欣然撰联颂之,以表崇敬之情。

深山欣伏虎,骄木喜参天。

精神高远昭日月,史迹光辉耀乾坤。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