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6月8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闽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40年闽清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 本报记者 口述◎朱志军 整理◎ 吴俊青 黎义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闽清作为中国万千改革队伍中的一员,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积极推行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选人用人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5月15日上午,本报记者与闽清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黎义晖一起,采访了曾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现任闽清县民政局局长的朱志军,听其讲述了2000年以来闽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

我是1991年参加工作,分配到桔林乡政府任党政办科员,1995年调到县委组织部直至2011年,先后在组织科、干部科、办公室工作过,由科员到副科级组织员到副部长,从事组织人事工作长达16年,可以说亲历参与了闽清一系列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在我的印象中,进入新世纪以来,闽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有特色、最有亮点的是积极推行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选人用人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走在了省市前列。

2000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给基层提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行动指南与根本遵循。为贯彻落实这一“行动指南”,闽清县先行先试,在干部的选人用人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实践。

最早一次改革是在2002年,我县作为福州市的试点县首次推行“三推两考一选”制度,上莲乡作为试点乡,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乡领导班子成员。经过推选、考试、审核等层层关卡,一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乡镇领导干部岗位,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现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县委副科级组织员、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刘久兴,就是在这次“三推两考一选”中竞选上上莲乡乡长的。新一届上莲乡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5岁,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年纪轻、素质高、干劲足。他们一上任,就摸情况、定思路、谋发展,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莲人民的交口称赞。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次活动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它打破了过去干部提拔任用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让那些年轻优秀的干部有机会提前走上领导岗位,经受实践锻炼,施展才华能力,赢得了党心民心 。

2005年,组织上任命我为组织部副部长,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这一年,我县首次开展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此次公开选拔共有169人报名参加县政府办副主任、国土局副局长、计生局副局长、卫生局副局长、旅游局副局长、团县委副书记等6个副科级领导职位的竞争,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程序,有4位同志由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1个职位由副主任科员转任,1个职位由副科级事业单位领导转任。这是闽清在选人用人制度方面的又一次积极探索,进一步拓宽了干部成长的通道,让很多本对仕途前程感觉渺茫的干部看到了进步的曙光,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年,福州市只有两三个县市区开展这项工作,闽清算是走在全市前列。

2006年是县乡换届之年,我县在雄江镇开展公推党委班子成员试点工作,这是继上莲乡成功进行“三推两考一选”后,闽清又一次扩大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改革的具体实践,是福州市首次公开推荐乡镇党委成员,也是迄今为止全省农村党员参与面最广的一次公开推荐乡镇党委成员活动。这次公开推荐的职位为雄江镇9名党委成员,全县有138名党员干部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形式报名参加。其中7名来自雄江镇当时班子成员,41名县直部门干部,90名雄江镇机关部门和其他乡镇干部,其中有38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100名一般干部。县委坚持把“公推”工作的每个环节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程序、结果和人选“三公开”,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群众公认度。

此次“公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扩大了党内民主参与面,激发了农村党员参与热情。对乡镇党委成员由组织提名变为群众推荐,由静态选人到动态选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将,变“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封闭式选人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开放竞争式选人,把选人用人的推荐权交给群众,让更多的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干部有了更好的出路和奔头。其次还拓宽了选人视野,培养发现了一批优秀干部。在资格审查和笔试的基础上,进行公开推荐,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不仅能选拔政治强、业务精、有能力、知识面广的优秀干部充实乡镇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而且还有利于从更广阔的视野中发现和掌握一批优秀干部,进一步充实后备干部队伍。

雄江镇“公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形式创新了机制体制,增强了更多人的工作活力和积极性。这种“不拘一格选人才”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当时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海峡都市报、福州日报、福州电视台等都对这次公推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当年我们以《一次扩大党内民主的尝试——闽清县积极开展公推雄江镇党委成员试点工作》为题的调研论文获得全市组织系统一等奖。

2007年,全省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记实” 试点工作,我县再次列为试点县(当时福州市仅有鼓楼和闽清是试点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在省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我县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程序,以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和民主协商等6个主要阶段为主线,分15个具体环节进行,做到每个环节都有翔实记载,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确保选拔任用工作全面细致,规范到位。当年,全县提拔的21名正科级干部、38名副科级干部全部进行了全过程记实,选拔任用干部程序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质量进一步提高,试点工作得到省、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2008年1月,由我执笔撰写的《福建省闽清县干部选拔有“账”可查》刊登在《中国组织人事报》上,全文介绍了这一做法。那时,闽清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2008年我还被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抽调去参与“常委会差额票决办法”的研究与起草工作。

2010年,省组开展全省县(市、区)联合公开选拔工作,我县又拿出8个副科级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此次公开选拔报名人员达到168名,其中大多是党群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副职干部和下派驻村任职干部。经过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组织考核、确定人选和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了林源鑫、黄伟如等6名同志为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最终任职人选。

2011年,我调离县委组织部去白樟镇任镇长。但十六年的组织人事工作,锻造了我“青春热血献组工”的成长史,我也对组织人事工作倾注了深深的情感。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十分关注闽清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012年,我县又拿出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等10个副科级领导职位参加全市县(市、区)联合公开选拔。这次公开选拔出6人,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妇女干部2人,党外干部1人,大学学历4人,大专学历2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进一步优化了我县领导干部队伍的年龄、性别、党派、文化、专业等结构。

2013年,县委又面向全县公开选拔16名副科级干部。公选的16个职位全部为乡镇副科级领导,符合报名条件人数共有234人,是历次公开选拔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报名人数与招考岗位比例达到17:1。这次公开选拔更加注重能力和德才,笔试、面试题目切合闽清实际,结合了闽清县“三座新城”建设、“新农村建设”、“如何做好乡镇副职”为主题来命制题目,考的是“实”的、“活”的东西,选出了真正会干事、有能力的干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点赞。

2016年换届,我县又开展了事业单位“六类人员”考核进乡镇领导班子工作。这次选人用人注重基层工作经验,注重平时工作实绩,由事业一般干部身份直接转为公务员和领导职位,可谓是“一举双得、一步到位”,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干劲。现在闽清干部普遍认同:不管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只要肯干会干苦干,最终都会有机会的。

总的来说,我县十多年来致力于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重点聚焦选人用人的探索创新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在,我县已树立了凭知识、凭能力、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导向,激发了广大干部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促使广大干部不坐安乐椅,不端铁饭碗,不当太平官,达到了“选拔一个、发现一批、影响一代、激励一代”的效果,“有为才有位”已形成共识。

改革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更好地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为全面建成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闽清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与组织保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