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6月1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华尔街见闻 华尔街见闻 季节之外 雨中情 骑行随笔三则 佛系青年,不应是当代青年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清梅城地名辩正

□ 作者 陈诸安

人的名字,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个美好生命的象征。长辈为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自己的情感,包含着对孩子成长的祝福,对家族美好的期盼,所以一定慎重其事。地名也与人名相似,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方位标记和符号,它与所处的环境有关,还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蕴含着一段历史,讲述着一个故事,寄托着一种地方的期盼,表现了地域的文化底蕴。许多地名的产生或更改,大部分与时代的文化特征相联系,刻着时代的烙印。闽清是千年古邑,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地名本也留下了深深地历史的印记,可是目前梅城的一些地名丢弃了历史文化底蕴,抹掉了历史的烙印,令人惋惜。本文想对梅城几处地名予以辨析订正。

佳垅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崛起的生活小区,一大片现代建筑替代了过去为数不多的几处低矮小房子。这一带地方本来叫“校场坂”,“校”与“教”同音。“坂”是指地势较平缓的土坡。在此附近的闽清文庙,又叫孔庙、圣人庙,明清时期的本县官办学校——学宫设于此。古代学校学习内容为六艺,即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射”指射箭,“御”指骑马,属武术范畴。武术还包括拳术、剑术、刀枪、棍术、举武石等,相当于现在的体育。古代学宫附近必有校场,作为操练、比武的场地,相当于现在的体育场。据《闽清县志》(1993年版)记载, “清乾隆七年(1742)前,县东门外辟有校场,供士兵操练之用。” 清光绪年间,县城人陈杰臣、陈吉臣(又名云安)兄弟武艺高强,尤其射箭很准,分别中了武举人、武进士。家住校场坂附近的刘锦泰(号苍岩),双手能举180斤的武石,使一把120斤大刀,运转自如,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武举人。在清代,闽清共产生了7位武进士、99位武举人,应该都与校场坂有很大关系。现在用“佳垅坂” 取代“校场坂”,依其方言谐音而已,虽“佳”字有其吉祥之意,但这个地名却失去了那段历史故事,没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明清时期,各郡县都建有文庙,也必然有校场,但现代留有校场印记的地方也不多了,可福清市福清一中大门前的一条路至今仍称为校场路。

浮头街,现是北大路的一条支路,在各户门前的门牌上写的却是“北大路”, 可是这条街的东西两端路口路标,也都立有路标指为“浮头街”,究竟是哪个地名呢?我认为,北大路是指出它的方位,是指旧县城北边沿梅溪的一条街,它是闽清县城最古老的街道。而现在如果从县体育中心看过来,应称它为东大路更恰切些。而浮头街的名称是有来历有内涵的。新中国成立前,闽清县城范围很小,榕院、榕星两个村与县城隔溪相望,两岸民众生产、生活来往极不方便。在600多年前的元代末,县尹刘岩孙在天王寺渡口修建了一座浮桥供行人往来。在古代梅溪洪水肆虐,浮桥屡修屡毁,最终只好仍用小船渡河,但街道的名称却被沿用了下来,人们称在桥北这一头的为浮桥头街,简称浮头街。清代乾隆七年(1742)闽清知县姚循义在《闽清县志》(乾隆版)中记载了这件事。姚循义有感于梅溪两岸交通不便,在书中还写道:“闽清城市逼窄,倘能仍旧设桥,俾民间得复旧业,则全盛可复睹也。缘赋小诗以誌属望:天运循环本自然,几经沧海变桑田。梅花地脉何时转,丝诵声闻两岸连。”《闽清县志》(1921年版)载,姚循义任闽清知县“政声卓著”,“去官之日,士民惘然”。可见他是一位勤于职守的清官。他盼望在县城梅溪两岸架起一座桥,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清代乾隆时期是清王朝的鼎盛时代,作为县令的姚循义却无力修桥,只好望河兴叹,寄希望于未来。修桥之事,国民党时代也没有实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到了。现在要想从短短的浮头街过河,上有梅城大桥,下有斜拉桥,便捷的交通,反映出新旧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告慰这位县大人:“梅花地脉今已转,丝颂声声两岸闻。”

北青坑,位于旧县城的西门,几十年来人们都习惯这样称呼它,也有人写作“北深坑”。其实,这都是方言的谐音而已,准确来讲,这一带因过去这里有一座尼姑庵——八正庵,所以这一带地名应叫八正庵。“八正”是佛教修行的八正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的八种方法和途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闽清县志》(1993年版)中载:“八正庵,县城西,早年废。”由于后人无知,根据谐音将地名写作“北青坑”。这一带过去曾是一大片果园,种植柑橘和橄榄等,而现在,西门街延伸到此,已成为繁华的宵夜一条街。作为地名,可能不复存在了,但在行政服务大楼旁的排涝站还挂着的一块牌子上写着“北青坑排涝站”。

赖下桥,梅溪石拱桥南岸往东不远,县公交公司在此设立公交站。赖下桥,应写作“濑下桥”,濑,指流得很急的水,急流。濑下桥,并非指梅溪石拱桥。旧时从溪口进县城,要经过从南山里流出的一条小山涧,为了方便交通,有人铺上木板为桥。在这座桥不远处的梅溪河床上有一处急流(濑),山涧水入溪处在濑的下方,所以人称这座小桥叫濑下桥。现在这条山涧现已被填埋,桥早已不见了,公路也截弯取直沿溪边走,只留下一个地名。而现在用这个地名在梅溪石拱桥附近设立公交车站,造成人们误以为梅溪石拱桥即濑下桥。如果以濑为标记的话,我觉得梅溪石拱桥应称“濑上桥”更为恰切。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建筑代替了旧房子,地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但是,现代化的进程不能忘记了历史的根。乡愁何处寄,踪迹梦里寻。福州还保留着吉庇路、渡鸡口、钱塘巷等一大批老地名,它让人们想起那些美丽传说。北京西郊公主坟这一奇特地名却引起了台湾作家、影视制作人琼瑶的浓厚兴趣,创作了轰动一时《还珠格格》。所以说,地名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盛载着先人梦想,盛载着乡愁,是必须传承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地名管理,在旧城改造中,应珍惜那些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老地名的撤销和更名应慎重研究论证,公交站点的名称应使用老地名,不要随意用谐音替代。新建的街道取名应精心考虑,用有文化内涵且与当地相关的新地名。比如,原闽清电瓷厂地方拆建成的大街,取名“天行街”,这名字让人想起《周易》中给人以奋发图强的力量的句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很好的名字。我还希望加大宣传力度,把尘封的老地名点化成鲜活的历史,扩大闽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