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7年12月15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经学大师黄文焕与白岩山 古堰画乡 浅析李煜《虞美人》词的思想价值 公告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学大师黄文焕与白岩山

□ 作者 留同行

白岩山上有一处古迹,旧称鬟翠楼,雅号“静室”。“静室”四壁皆石,一个天然的“门”,一个天然的“窗”。是明翰林学士黄文焕的读书处。黄文焕何许人氏?他乃祖籍闽清的永泰县进士,是一代经学大师。他不仅为官贤声久播,且著述丰富。称得上明朝一位诤臣、清官、经学大师。

静室开窗望去,不远处有一块石岩。这石岩象一口丈把高的倒立的大钟,号称“倒钟岩”。传说这口岩石钟在黄翰林眼中会左右摆动。当黄翰林读书久了,眼睛感觉酸疼时,想搡搡,还是不行。但是,只有当他不由自主地注视着远处这口倒扣的岩钟时,才顿感眼睛轻松了许多。

传说当黄翰林在桌前看书,久了,便想睡。奇怪的是,就在这时候,“当!”响亮的钟声便提醒了他。而且顿时感到清风拂面。原来是钟岩边上有一株山茶树,不但茶叶泡茶水可以清心提神,而且一年四季结出的茶果,从茶树上落下,打在岩钟上发出响声。这声音,在黄翰林的耳中变成了清脆响亮的钟声,催促他读书。久而久之,黄翰林对白岩山这座岩钟感情极深了。一则感谢岩上茶叶供他饮用,二则感谢茶果帮他时时敲响警钟。下山时,就用墨笔书上“倒钟岩”三字。可惜年深日久,那字迹在葱郁林荫遮盖下还未找到,但“倒钟岩”的名字却流传了下来,一直到今天。

黄文焕(1598-1667年),字维章,号坤五,又号觚庵、怨斋,永福(今福建省永泰县)自云乡人。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黄文焕中举人,天启六年(1625年)中进士。历任海阳、番禺、山阳县知县,兴学重文颇有政绩,为世所称道。

崇祯七年(1634年),黄文焕任陕西山阳县令,积谷备荒,疏理漕运屡有成效。应召进京御试,选拔为翰林院编修,晋左春坊左中允,曾与黄道周、叶廷秀诸君子登台讲学,声气相应。故后人称其黄翰林。

据史料记载,崇祯十四年(1641年),黄道周因论杨嗣昌、陈新甲获罪,祸及黄文焕,同入刑部狱,黄文焕自称为“钩党之祸”。在狱中著有《陶诗析义》四卷,明末刊行,是研究陶渊明诗的一部重要研究专著,其成就包括研究陶渊明诗歌的阐述,也包括对中国诗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发展。

黄文焕曾孙黄任在《恭纪中允公遗集诗十六首》自序曰:“对吏狴牢,义析柴桑处土。”即是指黄文焕在狱中撰写《陶诗析义》四卷的情况。

黄文焕在狱中还著有《楚辞听直》八卷。崇祯十六年(1643年),《楚辞听直》付梓。

《恭纪中允公遗集诗十六首》其九:“诏狱龙光笔底腾,析风山鬼啸幽灯。累臣莫听灵均直,党案千秋又一层。”黄任自注:“……中允公与石斋先生同下诏狱,狱中笺注《楚辞听直》八卷,今行世。”《恭纪中允公遗集诗十六首》其十:“大业名山岂等闲,逊荒天意为投艰。君王不是淮襄比,泽畔行吟即赐环。”这些史料都是描写黄文焕在狱中著《楚辞听直》情景。

黄文焕《楚辞听直》主要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楚辞》的价值和特征,并以其较为独特的注释体例使之在古代《楚辞》注本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楚辞听直》的书名“听直”,是取屈原《九章,惜诵》中“命咎繇使听直”之语,寄寓自己冤屈不平的感慨。

黄文焕平生著述甚丰,流传下来的不仅有《陶诗析义》四卷、《楚辞听直》八卷,还有《诗经考》十八卷、《诗经螂螺》六卷及《老子知常》二卷。存目的有《书释》《易释》《毛诗笺》四卷,《赭留集》《蜂史》一卷、《四书螂蠉》(又称《四书解》)等,足见其“为文淹博无涯诶”,为一代经学大师。

黄任在《恭纪中允公遗集诗十六首》序中曰:“膝穿木榻,释太上五千言。”陈应魁注曰:“公撰《老子知常》二卷。老子著上下《道德经》五千言,中有‘太上贵德’语。”黄任《恭纪中允公遗集诗十六首》其十一:“周南柱史出关门,函得遗经半万言。解道非常是常道,流沙洙泗本同源。”黄任自注:“中允公有《老子知常》二卷。”

齐鲁书社1997年出版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三》收录《陶元亮诗四卷》,晋陶潜撰,明黄文焕析义,在卷中末尾有清朝萧梦松跋记载:“吾闽黄维章先生,深心好古,于书无所不读。身介两朝,前放察口而后游逸,郁郁不得志,多注书以自娱。其研精者,有《老》《庄》《骚》《陶》诸解。《老》曰《知常》,《庄》曰《寓言》,《骚》曰《听直》,《陶》曰《析义》。《骚》与《陶》,其常者也,已刻而行世也。《老》虽不常而犹幸者,虽未付刻,而其原本尚存也”。

可见,黄文焕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也是很精通的。黄文焕在世时《老子知常》并未付刻,但原本尚存。

“解道非常是常道,流沙洙泗本同源”一语,道出了黄文焕《老子知常》一书的中心思想,是指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同根同源。

目前传世的《老子知常》仅有黄翼云在清末的手抄本,为孤本。黄翼云祖籍永泰县白云乡,系黄文焕后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副榜举人,民国时曾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福建省立图书馆馆长,善书法。

正是黄翼云在清末将祖传的《老子知常》旧本重新缮写,在1906年与堂弟展云一同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在日本装订成册,这一重要的古籍珍本才得以留传至今。

黄文焕晚年回乡,常常畅游白岩山、姬岩、名山室等名胜,留下不少墨迹。并致力于乡村教育以及姬岩的景观建设。在黄文焕的倡导下,白云乡麟峰黄氏“不辨四声者无一家”。清康熙六年(1667年)黄文焕卒于浙中,“终其余年,寿六十九”。后归葬故乡杜鹃山下白云溪尾,今呼鲤鱼墓。

晚清闽清文人刘玉轩曾游白岩山。记载:楼为永泰黄文焕读书处。《鬟翠楼》留诗曰:

鬟翠楼宜隐逸居,开窗时见白云舒。

瓣香前哲无他事,却喜深山可著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