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5年2月21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闽清“十八坂”赶圩活动精彩启幕 玩转古厝 沉浸式体验古建之美 古厝焕发新生  传承文化教育 探寻马来西亚槟城庙会的文化根脉 招租公告 闽清初春赏花地图上线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厝焕发新生 传承文化教育

在闽清县省璜镇,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厝祠堂——书斋厝。它始建于约康熙八年(1669年),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据悉,书斋厝的名字,源于其深厚的文化教育传统。自古以来,族人就非常重视教育,长期在本祠堂内开办私塾,传授知识。这种教育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此外,书斋厝还经常举办夜校,为当地乡民提供学习机会。因此,它被四里八乡雅称为“书斋厝”,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这座房子居住的家族,分支后裔繁衍到附近好几个村,已经发展到约六百人,还有一部分迁徙到了南洋,迁徙出去的人口目前发展到约两千人。”省璜镇省汾村村民王振兴告诉记者。

书斋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建筑本身也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融合了闽清地区传统古厝的建筑风格,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精美绝伦,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2022年12月,闽清县人民政府将其确定为重点古厝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单位。这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也为书斋厝的未来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书斋厝作为一座古厝祠堂,从私塾到夜校,承载了无数学子的求知梦想,成为当地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同时,它也反映了闽清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观念,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实物资料。如今,这座古老的祠堂,正以它独特的方式,书写和发挥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记者 俞方玲 黄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