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少不了热闹和喜庆。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近日,闽清各级各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元宵活动。
县文体旅局
2月12日,由闽清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闽清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承办的元宵游园会在梅城举办,吸引近万名群众参加活动。
活动在开场舞蹈《家乡月》中拉开帷幕,随后朗诵《元宵节回家》、架子鼓演奏《微笑》、吉他弹唱《春风十里》、舞蹈《龙绸》、亲子诵读《金色花的孩子》等10多个形式多样的精彩文艺节目相继上演。演出将宋韵文化、非遗技艺和现代艺术融合,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市民们亲身感受节日欢乐氛围,体验一场国风盛宴。表演者的精彩演绎,不时迎来台下热烈的掌声,现场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
活动中,主办方还在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国潮快闪,汉服巡游”活动。数位身着华美汉服的演员在毓麟宫、山崎顶、梅城印记历史文化展示馆、县署旧址等点巡游打卡,以舞蹈快闪的形式进行表演,让公众在青瓦白墙间,漫享古色古香的华服盛典。
梅溪镇
2月11日早上,梅溪镇长者食堂内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新城社区的老年人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欢聚一堂,共同参与“喜庆贺新年 欢乐闹元宵”活动。
活动现场,老人们和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一边亲切地聊天,一边熟练地搓着汤圆。雪白的糯米粉在他们的手中,飞速变成一个个圆润的汤圆,空气中弥漫着糯米的香甜气息。随着汤圆逐渐堆满盘子,大锅中的水也渐渐沸腾起来。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将汤圆放入锅中,不一会儿,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便被端上了桌。品尝完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老人们玩起了套圈小游戏,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游戏奖品包括酱油、肥皂、粉干、纸巾、保温杯、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老人们获得了奖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汤圆味道很好,志愿者们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让我们很感动!”新城社区居民老张开心地说。
团县委、池园镇
2月11日上午,由共青团闽清县委员会主办,池园镇团委、闽清县红鸭子青少年社工中心协办的“元宵瓷韵 非遗传承”闽清县青少年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池园镇王公宫梅瓷纪念馆开展。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共同体验陶瓷手工技艺的乐趣,感受本土非遗陶瓷文化,欢庆元宵佳节。
活动伊始,由闽清县池园陶瓷手工制作技艺保护协会会长黄孝镜为大家介绍了池园陶瓷文化的历史,讲解陶瓷制作技艺,激发青少年浓厚的兴趣。随后,由陶艺师傅现场进行陶瓷手拉坯技法教学,并详细介绍陶瓷制作注意事项。
大家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动手环节,按照讲解要点,开始了他们的陶艺体验之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慢慢呈现,大家神情愉悦,一边欣赏一边讨论,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县妇联、民政局
2月11日,县妇联携手县民政局、九野小镇、秀明悦读小屋·妇女微家等单位共同举办“新岁灯语浓 绘本谜韵长”亲子喜迎元宵活动,活动吸引了超过百名家长与孩子热情参与。
活动在张秀明老师的精彩绘本故事中温馨拉开序幕,她以其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将传统文化与节日故事巧妙融合,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也为整个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随后,家长与孩子们围在一起,共同动手制作花灯,一盏盏造型独特、寓意吉祥的花灯,在亲子间的默契配合下应运而生,不仅点亮了活动现场,更促进了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纽带。
一条条挂满谜题的灯谜随风轻摆,成为了活动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灯谜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元素,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或驻足沉思,或热烈讨论,猜谜的乐趣与中奖的喜悦让现场气氛持续高涨。不少群众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亲子互动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温馨。
接下来,县妇联将继续发挥“联”的优势,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为群众提供更多元化、更贴近生活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记者 许永鑫 廖瑾 刘晗嫣 综合县妇联、池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