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位于闽清县金沙镇宝峰村的清水鱼养殖基地,迎来了肥鱼弹跃,竞相撒欢的丰收时刻。 渔排上,渔民们熟练地操起网兜,开始捞鱼。随着渔网渐渐收紧,平静的水面瞬间翻滚起来,一条条肥美的鱼儿开始在网中跳跃,银鳞闪烁。很快,鱼儿就顺着网口被装进了提前准备好的袋子里。
宝峰鱼乐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金峰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水库大概养鱼五六百亩,每年产量大概有几十万斤,有十几个品种,有鲢鱼、花白鲢、武昌鱼、黄甲、青鱼和白刀等。”
为了给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基地建立了以保水为前提、以生态为依托的保水渔业。利用不同生物相生相养原理,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渔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我们一直追求的是品质,口感正常情况下,鱼苗到上市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我们这边属于高海拔鱼,生长比较慢,鱼肉口感紧实、嫩滑。”汪金峰说。
“平时到了忙的时候,我们会雇用临时工来帮忙,大多是周边乡村的村民们,附近乡村的的饭店一般也都是从我们这里进货,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品尝我们的鱼,得到了很多回头客。”汪金峰开心地说。
清水鱼养殖基地产出的鱼,除了销售到各地,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助推乡村振兴。在这里,人们既能品尝到美味的鲜鱼,又能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记者 吴玉晶 郑新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