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闽清县金沙镇墘面村按照“生态立村、产业兴村”的总体发展战略,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山水资源、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精品民宿,让乡村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整治人居环境
村庄“颜值在线”
墘面村是省级革命老区村,位于闽清县西部,与三明市尤溪县相邻,距离福州城区约80公里。
墘面村是金沙镇人口第二大村,村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村民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以前,农具、杂物等在房前屋后随意堆放,杂乱临搭等现象突出。如今,走进墘面村,眼前呈现的是乡间道路整洁平坦,房前屋后柴草农具摆放整齐有序,菜园竹篱围得清新别致……村居环境让人耳目一新。
墘面村如何从昔日脏乱差的小山村,成为如今多个兄弟村镇前来观摩的村居环境整治标杆?这归功于“六清”工作法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村庄环境长期“颜值在线”。
“‘六清’工作开展以来,墘面村共拆除旱厕149座、简搭违建125座,清理沟渠10条,设置篱笆围栏1580米。”墘面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存义介绍,该村同时推广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家园清洁行动、乡村建设、文明实践等,将“村里事”变“家里事”,不仅扮靓了乡村环境,还吹来了文明新乡风。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近年来,墘面村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修建美丽河岸,配建沿金沙溪步道,整治村中心水塘,完成裸房立面整治13000平方米,建设一批美丽庭院,修复部分传统建筑,精心打造了荷塘月色、洋中厝等小街景20多处。
“新建的荷塘和步道取代了原来的黑水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住着也舒心。”谈起这些年家门口的变化,村民蒋福明脸上难掩笑意。村里许多地方已然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
2020年,墘面村被列入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2021年获评“福州市乡村振兴试点村中级版”,成为环境整治型村庄的典型代表。
改造自来水厂
解决“用水难”
乡村建设不仅要在“面子”上下功夫,更要在“里子”上为村民们解决实际问题。墘面村投入90多万元改造村自来水厂,解决了全村1300多人用水难题。
据了解,墘面村作为曾经的市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于2016年底实现脱贫。然而,2020年前,这个革命老区村依然面临用水难问题。
村民表示,以前村子不富裕,用水量少,村里用的都是旱厕,也没觉得水不够用。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不少房子翻新,家家户户的用水量激增,之前的供水方式让村民的日常用水难以保障,经常出现停水的情况。
2020年,墘面村对老旧的供水设备进行改造,建成了1座标准农村自来水厂。新设备运行以来,墘面村再也没有停过水,村民也彻底迎来用水“脱贫”。
墘面村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该村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已完成村革命历史陈列馆一期建设,修复和展示游击队活动地址和游击队员之家,力争把墘面村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
在当地干群共同努力下,过去这个组织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步步成为“红、富、美”乡村。
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墘面村四面环山,金沙溪贯穿整个村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干部介绍,墘面村大面积种植黄金百香果、槟榔芋等蔬果,家家户户种植油茶树,年产小籽生态茶油上万斤。另有养殖企业入驻墘面村,养殖了大量的山羊、黄牛等。
除了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外,墘面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出了集景观、民宿、游玩等于一体的山水居项目,满足游客在墘面村的“吃、住、玩”需求。
墘面村景致宜人、空气清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到此游玩。门头架瀑布是墘面村独特景观之一,从山顶流下的瀑布好似柔缎滑稠,沿着山涧飘然而下,凌虚飞流,须臾坠入潭中。
山水居项目围绕这处天然瀑布景观,布局建设木屋民宿、观景台、锦鲤鱼塘,并推出休闲采摘等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山水居项目区域内,6幢风情木屋民宿临水而建,青石小路纵横交错,行走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山水居项目从2022年初动工,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于今年6月完工。”墘面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德舜表示,对外开业2个月来,已接待了不少游客。
“希望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业增加村财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欢迎大家来墘面村游玩参观!”李德舜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墘面村从基础设施改造到乡风民风涵养,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再到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行,努力实现革命老区村的精彩蝶变。
小贴士
交通:驾车从福州市区出发,经福银高速至闽清金沙收费站下高速,沿308省道可至金沙镇墘面村。
特产:茶油、百香果、槟榔芋等。
(福州晚报记者 林春长 陈木易 石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