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三溪乡溪源村,一所名为微农学堂的公益性科技小院开展了一项重要的教育项目——开垦农村试验田,致力于教授农村村民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助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走进三溪乡溪源村,记者看到,村口有一片农业种植试验田。据了解,试验田面积有十多亩,种植有山药、水稻、薏米、花生、生姜五种农作物,试验田利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机具“五新”技术种植,旨在为农村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日前,在试验田中,新的山药种植技术取得了进展,标志着这一古老作物的种植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闽清县微农乡村振兴服务站理事长王永源介绍,一般传统的山药种植,大部分的种植方式是截取一段根茎,种植后山药会往下长的,这样存在的问题就是采收山药会比较困难,现在换成浅深槽的种植方式,种植之后山药会往侧面生长,对于农户而言,采收的劳动强度会大大下降,但是也会衍生很多相关的问题,就像有的山药尾部成熟度是不够的,导致品质上面有问题,所以浅深槽的种植方式照样有利有弊。那到底在要采用哪一种综合性的“五新”种植方式,就需要田间的各种试验才会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
山药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然而,由于其生长周期长、种植技术难度高等因素的影响,山药的种植一直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些种植难题,微农学堂致力于研究新的山药种植技术,并在试验田中进行了的试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技术人员利用U形槽,成功地开发出了一套高效、可行的种植技术,为山药的种植带来了重大突破。
U形槽的利用,使得山药的长势由竖向生长变为横向生长,不仅降低了采收时的难度,也让山药的品相变得更为好看,更受市场青睐。微农学堂将继续深入研究新的山药种植技术,进一步优化种植方案,为农户提供了更好的种植指导。 (记者 廖瑾 实习记者 吴禹晓)
乡村振兴看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