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0年5月15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按日期检索

五月 2020
3
4
0102
03040506070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清人女婿姜夔及梅花词

□ 作者 游作忠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绍兴年间进士。

姜夔是闽清县人的女婿,南宋大诗人萧德藻是他的老师,萧极欣赏姜的才能,以侄女许配给他。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暗香·梅》宋·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疏影》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的代表作。张炎在《词源》中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

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江山国家正是宁寂无生机,叹思绪能否寄出,只怕遥不可及……姜夔词的主要特点是清空、骚雅。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这首《暗香》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姜夔一生飘泊,终生未仕。三十二岁那年,叔岳父、千岩老人萧德藻约他去湖州,姜夔才离开了汉川。在湖州,他定居于吴兴的白石洞天,于是有了“白石道人”这个雅号。后来萧德藻被在池阳为官的儿子接走,姜夔便搬离了湖州,家到杭州住在张鉴家。

姜夔有音乐才能和著作,朝廷却不用他。迁居杭州,姜夔已经四十三岁了,这年他上书论雅乐,进《大乐议》一卷、《琴瑟考古图》一卷,未被采纳。两年后又进圣宋《饶歌·鼓吹十二章》,诏试礼部,又未被录取。

五十二岁以后,姜夔又多次出游,历经桐庐、括苍、永嘉、金陵、扬州等地,嘉定十四年,姜夔卒于杭州,享年六十七岁。他家中穷得办不起丧事,是友人吴潜等凑钱把他安葬在钱塘西门外马膛。苏洞《到马膛哭尧章》诗中说:“除却乐书谁殉葬?一琴一砚一兰亭。”概括了姜夔的特长与爱好,也反映了他的贫寒萧条。

 

姜夔书法

姜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品格高尚。范成大说他好像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江南雅士。陈郁说他:“白石道人姜尧章,气质体貌好像连衣服都撑不起来,可是他下笔的力道足以扛动百斛重的鼎。家无立锥之地,可是饭桌上从来没有无客人吃饭的时候。他收藏的图书翰墨,汗牛充栋。”姜夔的诗、文、词、书法、音律,无一不工,堪称多面手。这样,又使他能在多方面获得不少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朋友。

姜夔在文坛上影响最大的,要数他的词。他熟谙韵律,这使他的词能达到更高的音乐境界。四十八岁时,姜夔把自己的词选编为《歌曲》六卷。后人选编他的词作,有精品八十四阙,其中十七阙,附有旁注的工尺谱,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唯一的词乐文献。

自宋至清,对姜词评价很高,如称他为南宋词的“宗匠”,“词中杜甫”,“词圣”,“词仙”,说姜词“天籁人力,两臻绝顶”,“清气盘空,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其高远峭拔之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等,虽不无溢美之辞,但姜夔用健笔写柔情,情深韵胜,不用粉泽浓妆,风采神韵独绝,艺术成就颇高,确实堪称一代巨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