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9年3月22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钟石山印记 闽清茶口粉干——永远的“乡味” 闽清退休教师善人义举不求报 拾荒老汉被困江中   警民合力及时营救 招 租 公 告 福建办学经验值得海外华校借鉴 福建办学经验值得海外华校借鉴 马来西亚教育官员鼓励学生留学中国 关于召开闽清县东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听证会的公告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清茶口粉干——永远的“乡味”

茶口粉干,是闽清人的灵魂。每一个在外漂泊的闽清人,忘得了乡音,却永远忘不了乡味。正如越来越多的人提到闽清总能想到粉干,这一盘热气腾腾的粉干,不仅是粉干本身,更是闽清人的日常生活。

“茶口粉干”是闽清县一种颇具地方特色、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上乘的传统粮食加工品,与县内的橄榄、糟菜并称“闽清三宝”。追溯源头,早在南宋嘉定年间,林氏先祖就在五都茶口(现塔庄镇茶口村)生产加工粉干谋生,并代代相传至今。

加工中有十三道考究的制作工序,并选用当地盛产的大米和山泉水为原料,加上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出的粉干“外观洁白匀长,内质细润柔韧,久煮不糊不断,食之爽口,隔餐不馊”,人们以地名誉称其为“茶口粉干”,其工艺技术随之在周边乡镇扩展开来。

1998年,茶口粉干被评为“福建省乡镇企业百项名牌产品”、“福州市著名商标”。2000年,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2004年,省政府组织复评时再次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2012年,茶口粉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做粉干是要挑日子的,你得学会观天识云。”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建辉说,“雨天做容易发霉,所以一年365天,大约只有200多天能生产。”

茶口粉干的制作需要结合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经过淘米、磨浆、压浆、捣丸、煮丸、压粉、煮粉等十三道工序,这些工序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差池,要不然粉干品相和口感将受影响。整个流程下来,一般需要两三天,所以,生产粉干前,要判断接下来两三天会不会下雨,这不单靠天气预报,还要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这里的村民始终相信,好的水质,是“茶口粉干”口感出众的主要条件之一。

茶口村产的粉干细润柔韧,久煮不断,食之爽口,隔餐不馊,因而闻名遐迩,这和茶口的水质,粉干的选料做工等密切相关。

茶口粉干选料严格,一般选用晚稻,这样的大米制作出来的粉干才筋道、耐煮,淘米、泡米等生产过程则要用茶口当地的优质泉水,这样制出的粉干吃起来才会清香爽口。

相传,“茶口粉干”曾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船漂洋出海。如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等地,人们依然可以品尝到这种口感润滑清香的美食。目前,闽清县有3家机械化生产企业,250多家加工专业户生产“茶口粉干”,年产量达2万吨左右,产值达2亿元。 (闽清非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