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9月5星期三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传承文脉   留住乡愁 青山绿水伴我行 我们开学啦! 别样的开学第一课 开展“第12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活动 致敬老师 师生六十年后再合照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文脉 留住乡愁

——梅城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有感

1100年前的后梁乾化元年,即公元911年,闽王王审知升梅溪场为闽清县,把梅溪汇入闽江之前的最后一块盆地作为县治的所在地,赋予“梅城” 之美称。梅城建县1100多年来,尽管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更替与变迁,但作为闽清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直不变。

一个城市,赖以成名的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它们见证了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梅城,同样在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遗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遗迹,让后人领略了他千年的风采,也从中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传承中的一线文脉。

近千年前,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在梅溪坪题刻下“梅溪”两个大字,成为遗留在这座城市中最为珍贵的一处历史文化遗迹。一座建于唐代的石塔,座落于梅城的台山之颠,经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重修,至今也有472年的历史,为闽清地标性的历史建筑。这座塔是县治的标志,以花岗岩建造,七层约十米之高,古朴而雅致。但与其它县的镇城古塔相比,规模略觉逊色,实际上也体现着闽清当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翻开梅城过去的历史,城区的形成,主要是从历代增建的民房中逐步形成的街、巷、铺、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历朝历代公共建筑极少,大多以公众活动的民间信仰场所和名人纪念堂馆为主。而在梅城,过去最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意义的古建筑遗址就是位于过去县署旁边的文庙,现在实验小学所在地的“龙江书院”,还有一处就是位于南门外盘谷山麓,始建于宋代,后于清朝移建于此的 “二陈先生祠”,即现在的“陈祥道、陈旸纪念堂”。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间,梅城旧城改造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小小的城池经过十多期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热潮,梅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崭新的城市在迅速地崛起。与此同时,古街区古建筑开始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淡化、远去,许多分布在城市角落的古文化遗迹,也不断地永久性消失。

对于一座古城来说,这就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由于发展和旧城改造的需要,一些承载历史的珍贵遗迹或许就成为了人为的牺牲品。今天,如果我们将这些古代的遗迹从城市的版图上都抹去了,历史,就只能在发黄的纸片上追忆。

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和民族的文化脉络。隔断了历史文脉,当一个全新的城市建设起来后,这个城市年轻得几乎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内涵,那就令人婉惜。

闽清由于城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成为全国罕见的一座袖珍山城。千余年来,古城建筑在极小的一块区域中不断地翻新改造,一直难以突破。近二十年间,我县实施“大城关”战略,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但梅城与其他城市建设一样,难以摆脱城市面貌日趋千篇一律,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同样在吞噬着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空间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如何处理好保护传统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是许多城市必须面对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像梅城这样狭小之地,更加难以逾越。

站在今天,当我们回望过去,梅城曾经形成的迎恩街、学前街、十字街、西门街、浮头街的古建筑物大都面目全非。状元巷、里仁巷、后坪巷、后葛埕巷、际留仓巷、南宅巷、湖园同巷、浮桥头巷、下谢里巷等九个巷道也已在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中几乎已淡出了历史。状元许将的故居、南宗五祖紫清真人白玉蟾炼丹处等都已遗迹难寻。

作为文化的传承,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城尽管只是一块弹丸之地,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过去宗教寺院也同样遍布现在的城区范围之内。除了天王寺、城隍庙、东岳庙外,历朝历代还建有关帝庙、天后宫、白真人庙、广泽尊王庙、土地祠等,这些建设均已圮毁。过去的天王寺,曾经一度改建作为梅溪镇的办公场所,现在已建成县邮政大楼,天王寺移址改建到台山上。城隍庙也一度拆建成城关电影院,现在又新建成了联通大楼,城隍庙也幸运地易地安迁到台山。钟南山的昭显侯庙即将军庙,也在拆拆建建中唯一地在原地保留了下来,经与白青坑动迁的五合殿的整合、重建,才有了今天的一处堂皇的殿宇。这里崭新的建筑,或许人们也只能从庙堂旁这棵苍老的古樟树的身上,才能知晓他悠远的历史。

现在梅城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建筑中,保留最完整的是始建宋代,经清朝重修后遗存的文庙,如今还完整保留了大成殿和明伦堂两座古代建筑,在其背后的崇圣祠等已圮毁。今天的文庙,已成为梅城不可多得的一处文化活动场所。建于宋朝的“龙岗书院”,后更名为“龙江书院”,就是现在的实验小学,尽管古时的建筑早已无存,但至今仍承载着梅城的一线文化脉络。作为梅城历史以来纪念先贤的一处重要场所——“陈祥道、陈旸纪念堂”,最近几年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北宋时期陈祥道、陈旸兄弟俩分著《礼书》150卷和《乐书》200卷,两部经典著作为后世留下深远影响。清乾隆年间收入《四库全书》,2008年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首批珍贵古籍名录》,两位先贤自古以来倍受后人尊崇,北京天坛神乐署显佑殿今天还塑有陈旸的塑像,令闽清人引以为豪。宋代开始梅城即有祭祀二贤的建筑,清朝又在南门外盘谷山麓建“二陈”先生祠。1990年7月县政府做出在原址重建“陈祥道、陈旸纪念堂”的决定,经十年的建设,2001年竣工落成。先贤文献之盛,影响之深远,是一处令世人感受到闽清历史厚重的人文景观。

旧城改造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空间变得更美,但另一方面也容易破坏历史遗留的美丽。如果仅仅以割断历史的文脉来换取高楼大厦的林立,城市就只剩下钢筋水泥的外壳,变得空洞而毫无内涵,那这个城市也就失去其独有的魅力与价值。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保护性开发旧城基础上,通过在梅城建设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重拾历史记忆,让“梅城印记”,从一个侧面打开了解闽清、认识闽清的窗口。也让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文脉,留住乡愁。

(陈世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