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5月25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采访回国省亲华侨 我的后花园 无人监考 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 首日琐记 闽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土地的公告 闽清县国土资源局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清鼠船和米船》采编组

采访回国省亲华侨

□ 作者 张德团

2018年5月10日上午8时,《鼠船和米船》采编组就有关船运史在闽清县政协采访两位马来西亚华侨。之前,民间一直流传:闽清华侨在“下南洋”的潮流中,也带去了家乡的舟船技术,在南洋岛国泽乡扬己之长,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所以,向华侨了解第一手资料,是采编组的一项计划。这次成功采访,是在县政协委员陈其兴先生提议和帮助下促成的。

侨居马来西亚诗巫阿山港的陈发样(72岁,祖籍池园镇隔兜村)、熊洺丰(68岁,祖籍广东省广宁县),于近日回国省亲。得知县政协编撰文史资料需要采访他们,遂于紧张的日程中抽空接受了此次访谈。

甫一交谈,对方地道的闽清话,使得彼此如见故人。惊讶的是,广东籍的熊先生也能融入其中,毫无语言障碍。可见闽清话在南洋的普遍性。

一提起鼠船,出生在国外的他们竟能脱口而出——知道“溪鼠”。一句原汁原味的闽清人对鼠船的俗称。陈先生说,他父亲陈海标(又名陈长谋)是十一都隔兜人,早年曾到闽北顺昌一带撑米船。1937年去南洋谋生,原来只是计划在国外拼搏几年,赚一点钱回乡成家立业。不曾想,二战时期东南亚沦陷,海内外联系一断就是六七年。陈海标等只好安身立命于异国他乡。同时,也将一身的撑船技术在江海相连、河汊如网的诗巫阿山港施展身手——置船撑“溪鼠”。1947年生的陈发样从小就跟其父亲学撑“溪鼠”。既运自家的货,也承揽别人的生意。而且还有不少闽清人也都置船撑“溪鼠”。因为当地水网密布的特点,加上早年陆路交通几乎不见车辆,所以,人们由“山巴”(农村)去“巴刹”(集市)得坐船,出门干活也撑船——船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陈先生的居住地阿山港是水头,诗巫市区是水尾。由阿山港撑船去诗巫,下水只要一个半小时,而上水则需七个小时。但河道落差不大,甚至因受海水涨潮顶托的影响,河水也会随着水涨水落。为此,撑船人还总结出了一套谚语。如“初一、十五天光平”,指的是初一、十五两天是最高水位,而且昼夜一样;“初三、十八大流水”,指的是初三、十八两天从早上5点钟开始涨水,至9点钟已经涨平,俗称“大涨”;“初八、廿三小流水”,指的是初八、廿三两天早上天亮才开始涨水,至中午就涨平,至天黑又落到最低水位,即早晚都是最低水位,故又俗称“头干尾干”或“小涨”。其涨水的落差近2米。

听着陈先生如数家珍般叙说着撑船历史,采编人员抢话头询问南洋“溪鼠”的船型结构与尺寸。他说,船宽约1.5米,长约6米;配有站着撑的长桨和坐着撑的短桨,还有尾舵和竹篙,备有下雨时才用的油布,却不设风帆;船首尖而船尾钝。船底是由一根硬质原木刨削成独木舟样式,两旁船舷用木板加高。船板的连接早期用竹钉,后来则用铁钉。而造船工是当地伊班族人。如此说来,船型结构与尺寸都与闽清传统的“溪鼠”大相径庭,而且又是当地人所造,为什么还叫“溪鼠”呢?

陈先生说,虽然船是当地人造的,但其中还是融入了闽清撑船人的经验和智慧。当地人原先造的船尺寸小,宽约1米,长只有3—4米,也没有配备使用竹篙。经过闽清人改进后的船可载一吨多,而当地人使用的船只能运几百斤。在浅水中,闽清人用竹篙撑船,行进自如,有着明显的优势。至于船的名称,前辈们都这么叫着,晚辈们也这么传着。当然,陈先生表示,这些情况仅是他的见闻所及,也许还有局限性。

陈先生还告诉一个大家意料之外的情况。他说,诗巫的“溪鼠”虽然是当地人所创,可是闽清人办船厂、造大船却独占鳌头——诗巫几十家造船厂几乎有八成是闽清人。其中,拿督张仕国就办一家规模很大的造船厂。

一番交谈,有详有略,亦有所悟。两地“溪鼠”大不相同,才是符合因地制宜原则。因为闽清河流多浅水窄港,而马国水网则河阔水深。尽管如此,但却从中隐约感到闽清人使用舟船的意识与智慧、经验与技术,在结合侨居国地理特点上,一定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甚至还包含着对家乡“溪鼠”的深深情感。

末了,陈先生说,回阿山港后,再去收集、拍摄有关的照片传回国内,提供参考。熊先生提议,去找年纪大的摄影人,看能否找到一些旧船的老照片。

10时半,结束采访,送别两位赶往下一个日程的侨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