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3月9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探访米船终点站——福州台江 招租公告 计划兴建第二主干大道 让华教继续传承 游梅邑旖旎风光    品闽清商贸文化 县总工会组织女职工干部过红色“三八”节 移风易俗过“三八” “洋教师”走进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米船终点站——福州台江

 

闽清会馆(原建筑)

闽清会馆正门(迁建后)

台江“美打道”道头古址碑

2018年2 月27日,《闽清鼠船和米船》采编组一行前往当年米船终点站——福州台江码头一带采访。由于事前与台江区政协、台江区方志办和闽清县政府驻榕办有了充分的联系、沟通,故采访进行的有序、紧凑。

第一站是闽清会馆。事前,采编组就对闽清会馆的史料进行一些前期了解,获知当年来自闽北的闽清米船与福州闽清人经营的米行密切相关,而经营米行的商人之家——福州闽清会馆自然是本次采访的重点。但在现有县内的史志中却缺少文字记载,就连图片资料也没有,反倒是民间对“闽清会馆”有着广泛的认知,闽清人多简称其为“闽清馆”。在之前的调查中,老人们说,过去“闽清馆”不仅是福州闽清商人的家,也是闽清人去福州的家。只要找到“闽清馆”,就有借宿的地方;一时未卖出的山货土产还可以临时寄存在“闽清馆”。“闽清馆”,对于采编组来说,成了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因此,未见其物,心已往之。

9时许,采编组与等候于路旁的台江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主任石丽钦、苍霞街道主任郑文清及有关同志会合。经指点,路边百余米处即是“闽清馆”。但见那是一处青砖建筑物,屋顶矗立一排“福建省屏山画院”大字。近前是一个侧置于围墙间的大门,门额依然是“福建省屏山画院”字样;门侧墙上的门牌号为“三保街115—8号”。闽清县政府驻榕办钱锦花同志开门热情迎接了大家。

进入围墙,方知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两侧外墙窗户采用“百叶窗”式,颇具西式建筑风格;正面窗户却是石制方框,配以铁柱栅栏,乃传统中式结构。外墙侧面镶嵌有台江区人民政府于1991年10月立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区政协石主任、街道郑主任很熟悉这里的情况。经介绍知道,眼前的“闽清馆”是前些年在旧街区改造中易地移建于此的建筑,现借给“福建省屏山画院”使用,馆舍里摆满了各种字画。且移建后建筑是原样的缩小版,即由原来的千余平方米缩小到现有的400多平方米。但原建筑物的主要构件、材料均以“标号重装”的方法移植过来,如,正面一二米见方的墙脚大石板,巨大的石制门框,大门上方镶嵌的“梅邑会馆”青石牌匾,左右小门上方的“护国”“佑民”青石牌匾,还有主体建筑的青砖、石料也大都使用原来的旧材料。大厅内的一对长3.2米,径0.67米的青石龙柱最为精致,青龙盘柱翻腾,间以如花云朵,龙体龙须镂空,雕刻玲珑剔透,是少见的镂空石雕艺术珍品。两根龙柱上还分别刻有“同治丁卯年”“虎邱黄公建”字样。从中可知“同治丁卯年”是公元1867年,应该也是“闽清馆”的始建时间,但“虎邱黄公建”一时无人知道指的是什么人。有人说,可否断读为“虎邱”“黄公”“建”,那“黄公”应是黄乃裳了。经查,黄乃裳出生于1849年,至1867年虚岁才18岁,应该非其所建;如断读为“虎邱黄”“公建”,可理解为闽清黄姓人共同建的。这倒是说得过,只是缺乏佐证,一时成了一个谜。

是时,台江区政协送采编组《台江开埠史话》《人文苍霞》两本文史资料。其中对“闽清馆”如是记载:馆址位于台江区帮洲新闽街71号,坐东朝西,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占地约一亩,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250平方米,大门临街,为高大的青砖清水墙,大厅进深约10米,厅口一对青石龙柱。内建有戏台、酒楼和三座品字形三层鼎立的楼房,一座大厅及后两侧杂房、厨房等。建国初为新闽小学使用(后迁走),建筑基本保持完好。另在新闽街4号和道头亭后两处房屋(曾为市纸板厂使用),也统称“闽清会馆”。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记述的应该是原“闽清会馆”的情况,且记述时间应在1991年以后至拆迁之前。

采访的第二站是位于白马河边的洪武道。洪武道指的并非街道,而是当年米船卸米上岸的一个主要道头。洪武道得名于明朝。因为当时朱元璋的水军攻克福州时由此道头上岸,后百姓以朱元璋的帝号“洪武”来给道头命名。又因迎接明朝文武官员由此上岸而建了接官亭,即现在的“洪武亭”。现在亭下至河边道头的宽阔石台阶还在。二层是供奉王爷神祉的庙宇。采编组正在采访中,旁边两位年长者却听出大家的闽清口音,主动搭话说,他们也是闽清人。经交谈知道,他们名张汉卿(祖籍白中继善)、张和强(祖籍坂东溪头埔),祖辈均是在福州洪武道旁万侯街开行经商。因时间紧,只留下他俩的通讯方式后即告别。

采访的第三站是闽江边的“美打道”旧址。“美打道”也是一处米船卸米上岸的一个主要古道头,其兴于明末清初,衰于上世纪50年代末。现已辟为江边休闲步道,道旁立有一人多高的“美打道古址”石碑。经介绍知道,旧时由此道头上岸的大米至少养活半个福州城的人,因此,人们对此道头印象犹深。只要米船一到,人们就互相传告“米到达”。因“米”与“美”、“达”与“打”谐音,久之,该道头便成了“美打道”之名。

接着,又逐一走访了与闽清商行有关的街区——“万侯街”“乃裳路”“后田街”。

不觉时间已近午,采编组遂赶往台江区方志办查阅《台江区志》。台江区方志办陈祥榕主任、小何、小杨等4位同志热情接待,并事先在资料室准备好了一本第一轮的《台江区志》。但因时间短促,资料分散,只好商借回一本《台江区志》,以便详细查找相关资料。此时,已超过下班时间。

半天紧张而短暂的采访,台江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石丽钦主任自始至终陪同,既当向导,又是讲解,以其成竹在胸的文史知识,让采访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从采访时带回的史志书籍中,又查找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其一,1945年5月,台江区公所下设28个保,其中有一个为“闽清保”。这应该是闽清人最集中的地方,方有此命名。当时的保甲制度是10户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可见,当时闽清人在台江一带经商的应在百户上下。

其二,为纪念黄乃裳于辛亥革命时期在“万侯街”“闽清馆”一带从事革命,光复福州。1947年5月13日,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将“万侯街”改名为“乃裳路”。“文革”时期,又改“乃裳路”为“新闽路”。现又恢复为“乃裳路”。

其三,2005年6月,因后田、新闽一带拆迁,“闽清会馆”被拆建。于2007年按原样缩小迁移到白马河边重建(即现在所见到的建筑)。

另外,闽清在榕乡亲张和强陆续传来了鲜为人知的相关情况。

一是其曾祖父张开棣民国时期在万侯街开米行,被推举为闽清会馆第二任管理人。为便于看护管理,全家住在会馆左边房间。直至解放后,因政策原因,会馆收归当地政府,用于办“新闽小学”校舍。张开棣一家于1953年元旦离开会馆时,特在会馆前拍“全家照”留念。

二是闽清会馆在右侧200米许,还建有一个“保安堂”,围墙内面积约数千平方米。主要用于闽清船民(俗称“水船仔”)从闽北来福州途中因故死亡的暂放尸体之用,然后再由会馆出资收葬。解放后,保安堂被一度做为福州纸板厂第二生产车间。后又改建成职工宿舍。1992年,闽清县开发公司将其拆建为房地产。

三是上世纪90年代,闽清县政府讨回新闽小学校舍,恢复“闽清会馆”。

四是经其本人初步回忆,民国时期在万侯街经商的有:六都下杭人池复(履)章,开土产行;六都下杭人池木金,开米行;十四都继善人张公豪,开虾油行;六都溪头埔人张清泰,开锯木糠行;五都塔庄人刘庆坚(坂尾人黄庆坚),开侨汇庄。

还从一些谱牒中查到与“闽清馆”有关的人和事:林从坚,塔庄莲宅人,生于1871年的,清朝太学生。20岁进入福州“长兴茂”纸行担任总盘(经营主管),因忠厚老实,兢兢业业,成为纸行的顶梁柱,深受老板器重,一直做到70岁才告老还乡。人们称赞“五十年老板常有,五十年伙计难寻。”也因他的人品和热心,曾被选为“福州闽清会馆”第一届理事会执行委员,兼任福州商业帮公所理事,参与筹建“闽清保安堂”,为旅榕乡亲造福。

综上所述,福州台江的采访才刚开始,采编组正在多方联系,争取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也期盼更多的热心人士予以大力支持、帮助,提供信息。

《闽清鼠船和米船》采编组 执笔人张德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