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7年12月22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助力“智慧闽清”建设  共建共享集约发展 七叠温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星级温泉 福建省首个星空远程天文台在闽清县建成 我县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举办“试以朗读的方式阅读”公益讲座 今日冬至 招租公告 一位禁毒民警的“家与国”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冬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2月22日零时28分,迎来了“冬至”节气。从冬至起,白天开始变长,一阳始生。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现在,我们依然在过冬至。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的习惯。

提起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中原一带流传着医圣张仲景的故事。相传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张仲景就叫其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矫耳”与“饺儿”谐音,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冬至这天包饺子吃,一直沿传到现在。

而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圆满。

保健专家提醒说,冬至时节要潜阳补温,敛阳护阴。饮食方面,可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等温性的肉类,同时搭配莲子、百合、银耳等具有一定养阴功效的食物;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良好心态,精神畅达,积极向上;生活起居方面,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腹部和脚部,同时加强锻炼,多晒太阳。(综合网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