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7年7月14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专题 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 招租公告 捐献造血干细胞指南 悠悠古道“云中路”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悠悠古道“云中路”

□ 作者 张德团

地邻县城的云龙乡,旧称二都,历史以来就是县内交通咽喉要地。昔时,有四条古道横贯乡境,云中路古道就是其中之一。

云中路古道,又称仙岭,位于乡中台鼎、云中两村。其南端翻过鹫峰岭,下山即三都文定村,由此可通往闽清腹地以及永泰直至闽南莆仙一带;北端连接县城,沿闽江顺流即达福州乃至出海口,溯流闽北,可出省北上京城。由此可见,云中路于古时是一条重要的通衢大道,其地位相当于当今的省道或国道。古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从古至今,留下许多历史遗存和故事传说。

“云中路”之由来

如果未走过云中路的人,光凭顾名思义,也许以为那是一处高海拔的地方。其实不然,那只不过是一座海拔百余米的低山。可为什么会以“云中”来命名呢?这与当地一个传说有关。

二都主峰大湖仙,又名大湖山,海拔近1200米,山顶凹陷成湖。现在是为干湖,但据传,古时却是湖水充盈,微波荡漾。其时,一对雌雄大蟒在湖中修炼,日久成精为龙。是时,奉上苍之命,于大雨滂沱之日,随山洪入江出海。不巧的是,山洪暴发之时,恰逢龙后分娩时辰,因而耽误了最佳的洪峰时刻。末了,只得随尾水而下,无奈途中滞留于二都平洋。上苍念其多年的修炼,更褒其为亲情而抛弃前程的美德,便赐其云雾护身,云天为家。

从此,山低地平的二都平洋,经常是云雾飘缈,雾气如纱。所以,古道之北有溪号“昙溪”,此“昙”不做“昙花”解,而是“云彩密布”意:古道之南有地名“云中里”。如此环境,立于古道之巅,望周边云飘雾绕,古道自然成了“云中路”。

因此传说,二都之地还派生出“厚龙”村名、“云龙”乡名和“龙首岗”崖刻、“龙洗爪”景观……乃至古道经过的村落也被命名为“云中村”。古道旁有一块高约5尺、宽近2尺的古石碑,刻着“云中路”三大字。旧县志特别记载了这块古碑。

状元捐修样榜路

相传,宋时三都学子许将于嘉佑年间上京考试,一举成为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当初以及之前多次赴省参加乡试,走的都是这条古道。云中路岭头隔门一排木扇叠板房屋,也是三都人开的饭店客栈。同是三都人的许将一定光顾于斯,留下美好记忆。而崎岖难行的古道给他留下的也许是太多的艰难感受。故而,他出仕后为家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银重修古道路面,使之成为了一条十分规范的古道样本。

千百年来,云中路古道一直成为县内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尤其是闽清腹地的“都里人”,要去府城县市,大多走得就是这条云中路古道。尽管上世纪30年代,县城至六都就通了“梅湖公路”,但因路况差,车辆少,云中路古道的交通功能几乎没有下降。到了上世纪60年代,虽然公路运输有所改观,但许多人为了省车费,依然选择走这条捷径。后来,随着公路运输逐渐发达起来,云中路古道才渐趋荒废乃至消失。

如今,只有云中路一段数百米长的古道有幸还保留着当年古道样本的风貌,也因此显得十分珍贵。古道路面为石砌,铺砌路面的石头,不管大小方圆,无论河卵山石,皆可物尽其用,各得其所。稍大扁平的铺于路中央,一路平展延伸,犹如一条脊梁骨,就象是当今公路上的主车道,人马行走其上十分自如;偏小畸形的砌在路两旁,并铺成中间隆、两边低的“目鱼脊”形状,既利于排水,又便于相向而走的人互相避让,相当于公路中的副车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路线偏陡,却少有台阶。其原因是可以减少使用规整的条石用以修建台阶,所以,只要能用坡路过渡的就不设台阶。古道的又一个特色是石磴多。古道经过之处,凡遇溪涧沟坎,大多铺设石磴,而少有架设桥板。其考虑的是,石磴经久耐用,而桥板则易腐易毁。根据古道跨越水面的宽度来设石磴数,有一步磴、三步磴或十多磴的。

总之,从材料的应用,到路面的修建,既体现前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思想,又可看出他们“简约与实用”的智慧。更重要是,人们每每见到那既简朴又规范的古道遗存,总会念想着状元许将热爱家乡、回馈父老的美德与善举。

朱熹望碑作趣联

闽清旧县志“名胜志”记载:“云中路亭,在二都。亭畔有碑,刻有‘云中路’三大字。”可是,这“云中路”石碑的镌刻年代却未见记载。不过,有一段“朱熹望碑作联”的趣闻却能推测出石碑的大致年代。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朱熹避伪学禁而入梅游学说道。其间,游历了闽清的许多山水名胜,留下不少诗句题刻。一日,他与几位友人欲往闻名已久的白岩山揽胜。

从城关前往白岩山,云中路是必经之道。当其一行路过云中路亭时,便驻足休憩,兼览风光。亭畔的“云中路”石碑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观察着此处并非高山大川,怎么能有如此气派的名字?一时间,诗家的灵感迸发而出,随口吟道:“此间若是云中路,我等居然天上人!”友人抚掌称妙:“今日我等就权当一回天上人吧!”过后,有人将朱熹吟句制成趣联,挂于云中路亭中。从此,人们有去云中路,都戏谑称:“去当一回天上人哦!”云中路也因此平添了不少的文化色彩。

数百年间,这幅趣联与“云中路”石碑一直相映成趣,濡染着人们的美好梦想与精神世界。可惜到了“文革”时期,这美妙的文化遗存竟被视为“四旧”而捣毁。风潮过后,时令转暖,被当做铺路石的“云中路”石碑有幸又重新树立在亭畔。遗憾的是,朱熹的趣联一时未得复制,路人也就无缘再“当一回天上人”了。

仙岭亭里仙君庙

云中路亭,俗称仙岭亭,位于古道翻山过岭的岭头山隔。此处居高望远,凉风习习,是休憩乘凉的最佳位置。

关于云中路亭的建筑历史,据说,至少有过三次大的修建。最早的亭子是比较简陋的土木结构,两面土墙平行跨路而立,亭内依墙设两排坐台,供行人休息,上覆人字撇瓦面,但建成的时间已无从考证。第二次修建的是一座青石神龛,状若小庙;承建石匠于竣工之时特刻一只石炉赠送之,炉上镌“咸丰庚申年;仙游卢菊发赠”字样,可见建成时间是1860年。第三次修建的就是现存的木结构的飞檐翘角的亭子,并将最早的两面土墙与青石神龛包容其内,构成一个整体;亭内神龛上方悬挂有一木匾,落款时间“同治丙寅年”,即公元1866年,由此推测,第三次修亭的时间应不迟于此。

从建筑角度来看,现存的云中路亭是一座精典的古亭建筑。亭子立地约摸6米见方,主体全木结构,由16根木柱分4组立于四角,撑起整座建筑物的重量;4组木柱顶端由梁枋穿连成一个整体,整座亭子的骨架受力均衡,稳定牢固。亭顶为单檐歇山顶造型,瓦面宽大如盖,飞檐翘角,曲线优美;屋脊两端燕尾高扬,中间泥塑彩色双龙抢珠。南北两侧夯筑土墙,应是早期亭子的承重墙被保留下来;东西两端设门洞、窗棂,与古道走向平行。路人既可入亭稍息,亦可绕亭而过。整座亭子比例匀称,造型美观,是古道上一处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更是一个休息去暑、躲避风雨的好处所。

也许是亭子给予人的恩惠实在是太多了,即使在“破四旧”那样荒唐的年代,也没人敢对其大动干戈,只是墙体木部被拆,主体结构并无大碍。如今早已修缮完好,恢复如初。

除了精美的建筑和实用的功能,亭子的另一个特点是亦亭亦庙。原来,亭内南侧藏着一座青石砌成的精致神龛,龛中祀“五显灵官长生大帝”。青石龛顶雕凿成屋顶状,屋檐微翘且外挑,可防雨去水,又有模有样。可见,当初青石神龛就是一座单独完整的石制小庙,是后来建亭时,设计师巧妙地将石庙包揽在亭中,使得亭庙相融,浑然一体。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因为这亭中有仙,所以“云中路”才又称为“仙岭”。如今,仙岭的信众遍及各地,乃至海外。仙岭庙宇建设也逐渐扩大为一处完整配套的建筑群。每逢秋高气爽、神诞之日,仙岭熙熙攘攘,戏曲笙歌,人来车往,煞是热闹。

云中路上孝女情

在云中路古道交通鼎盛的清代,这里曾经演绎着一桩既平常又不凡的孝女故事。

说的是此去西南20里路,就是六都溪头埔清朝道光乙未年进士张鸣岐的家乡。张鸣岐考入进士后,历任江西省武宁、德安、丰城、新淦、玉山等县知县,后署九江建昌分府。任上多有惠政,当地百姓为之立生祠(相当于现今的纪念馆)纪之。后告老还乡,在溪头埔安度晚年。

张老爷为官一生,退休后别无奢求,唯有一个嗜好——爱吃鲜鱼。没有鲜鱼下饭,索然无味,饭菜不思。其虽然有三个儿子,且子孙成群。但他们各有事业,各自奔波,竟无法满足老父的这个需求。

此时,张老爷两个出嫁在二都台鼎村的女儿虽然也不是清闲之人,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岁数,但却主动承担轮流为老父买鱼送鱼的事务。她们在与娘家人约定的时间里,大清早步行往20里外的县市江边,买好鲜鱼即刻返回,送往云中路。此时,娘家来人正好也会走到了云中路。来人接过鱼后赶回溪头埔,还来得及煮熟给老爷子下午饭。

为老父买鱼送鱼,本是一件小事平常事,可是常年以轮流接力的方式坚持下来,就是一桩难事不易事了。何况俩姐妹还是家有老小、家务缠身之人。此事最先感动、深有体会的当然是张老爷自己。其时,年迈的他身无长物,别无褒奖,遂作一首诗以赞曰:“后先姐妹嫁台庄,孝敬爹娘胜弟昆;生女勿悲男勿喜,于今始悟古人言”。

此后,云中路上“接力送鱼偿父欲”的事迹一直在乡间传颂着。这首别有新意的《赞女诗》随之在民间传扬开来,尤其是对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是一种最好的批判和冲击,因以久传不衰。

不意间,云中路古道又孕育了一桩至孝美德的实例。

千年古泉惠众人

闽清旧县志关于“云中路亭”条下记载:“亭下石井有清泉一泓,饮之沁人心脾。”这里所指“石井清泉”,当地人俗称“清水涸”,是一处千年不干涸的神泉。关于“清水涸”的来历,村里都传颂着一个故事。

话说斯地古时没有水源,取水要到远处去挑。故村民用水极为节省,甚至几近吝啬。

那年夏天,又逢干旱,水更显得金贵。一天,骄阳似火,正值午时,一位过路老翁口渴难忍,进村欲讨一碗水喝。谁知连讨三四家,人们不是摇头就是摇手,有的干脆闭门拒之。最终,还是一个老妪动了测隐之心,给老翁一小碗水止渴。同时告诉:“别怪村民过拒绝,实因本地太缺水。”老翁知道缘由后,遂说:“待我为之掘一泉,村民从此不愁水。”说毕,便用手中拐杖在路边树下凿出一土壑。只见立刻清水汩汩,土壑变成清水涸。老翁嘱咐道:“此处接地气,喝水兼歇憩;清泉宜公用,愈舀将愈旺。”说罢,沿古道扬长而去。事后,人们都说,那是土地公(福德正神)化身显灵,来此赐福布德的。

说来神奇,这古道之旁的“清水涸”,果然如老翁所言,越多人来舀,泉水越旺,水也越清;而且水质甘甜,沁人心脾。许多人说,天热中暑,或心烦身燥,只要赶到“清水涸”,喝上几口泉水,人顿感神清气爽,身轻体舒。上世纪七十年代,更有真实的例子,一老人弥留之际,已难进食,仅靠喂水维持。可老人却要求喝“清水涸”的水。但时值农忙,家人因人手紧,便就近在另一口也算上好的井中取水。谁知水一入口,恍惚中的老人竟示意有假。既惊奇又内疚的家人立马放下其他事,赶往“清水涸”取水。此水入口,老人即表示满意和认可。喂着“清水涸”的水,老人又驻留了一星期才安详地走了。

这许许多多对“清水涸”的神奇描述与点赞,其实都只是来自于当地人。而多少匆匆而过的路人得到“清水涸”的恩惠,却不得而知。不过,从“清水涸”被旧县志“名胜志”一记再记的情况来看,可见其早已随着路人的传播而名扬四方了。

比如,旧县志还记:“清邑人黄熙朝、张乃瓒募建”石井。所谓石井,就是用杂石为“清水涸”砌了井沿和后坡,以防止泥水混入井中。如今,井沿已经改成砖混结构,但后坡依然保留着旧模样。看似粗糙的旧后坡,却有一处让人感动的构造——在人们伸手可及的地方,砌有上下两块扁平的石头凸出,构成橱屉状。其间恰好放置一只带柄的竹筒,既方便路人取水饮用,又保持竹筒的清洁干净。云中路古道上处处人性化、大众化由此可见一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