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23年9月22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中秋驿语 梅城印记:闽清的根与魂 刀霞山秋色 百年祠堂学校 下祝山的柽树 中秋节 咏白岩山美人镜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祝山的柽树

□ 作者 林伯震

柽树是名贵的常绿乔木,实名“柳杉”俗称“天树”。叶如毛针、一丝丝一簇簇油绿苍翠,可与松柏、杉木同宗并类。柽树历经风雨傲霜,枝叶苍劲依旧挺拔,成为高山区各村落的风景林和风水树。

柽树在下祝山十分常见,基本上各个村落都能够看见柽树的存在,并且棵数、树龄各有不同。下祝山树龄最长的柽树,应该就是后峰村水头殿旁边的那两棵古柽树。据县古木考察立牌记载,这两棵古柽树约有五百多年,它并立于岭的两旁,其岭名为“柽树岭”。

这两棵古柽树枝叶纵横交错,相互依偎在一起,犹如伉俪,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两树百年的深情。目测过去,这两棵古柽树,最大的一棵周长大约有二米多,需要两个成年人环抱才能够勉强够得住。在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风雨侵袭了古柽树的根部,在接通地面处腐烂出来了一个大窟窿,成为树头洞,小孩可进去在洞中坐着打牌,而今用泥土堆砌,成为了古柽树的根基。古柽树历经悠久岁月,为下祝山增添风采,造下奇趣景观,让人们游览之时能够发现其独特风光。例如:清代下祝乡就有位秀才名叫林文言,饱览柽树风情,吟出“绿竹临风朝殿拜,苍柽蔽日掩宫遮”的传世佳句,成为许多文人雅士了解下祝的文学资料,也为下祝文旅宣传积累了历史底蕴……

除了后峰村水头殿旁边的那两棵古柽树,杉树剧场后方山谷,亦有两棵柽树并立相望、情同伴侣。每当和风吹拂之下,两棵柽树便枝叶带笑、脉脉含情、遥相呼应。但是,一次暴雨之下,其中一棵柽树被雷劈枯,导致夙愿未偿。

下祝山除了百年的古柽树,近年来也种植了许多柽树苗。例如:在翁头山附近的公路旁就种植了许许多多的柽树,一排排宛若庄严肃立的威武卫士,散发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每当微风吹拂时,柽树翠绿的枝叶便开始轻轻晃动,好像在向过路的人们招手致敬,欢迎大家来到下祝。从柽树公路蜿蜒而下便是后岭村,村中拱桥头溪旁有三棵古柽,约有三百多年历史,耸立在桥边,宛若翠玉屏障。为了构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富有才智的村民出谋献策——利用古柽枝叶繁花如同仙伞,遮日挡风来做纳凉,将其设计成为老年人休闲逗趣的中心场所,用钢筋水泥在柽树旁构建一张混凝土结构的靠背长椅,人们茶余饭后便可以在此消遣闲聊、休憩游玩、说古谈今,享受大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无穷乐趣,便犹如诗文中所曰:“眼看潭中鱼读月,耳听树上鸟谈天”。

古柽景胜殊奇,溪边村水尾杉玲珑,溪畔有几棵古柽犹如座座翠塔,一条古道横穿而过,映入眼帘情景盎然,尤其夏夜溪月相映、绿树碧波、萤火闪烁、蛙声喧闹,打破夜间的寂寞,柽树下溪中有块巨石,高约丈余尺,人称“蛤蟆石”,放眼注视逼真活灵活现,仿佛要从水中跃起昂首,仰望着柽树上的天鹅,富有想象,令人十分震惊。

下祝山的柽树,点缀了村容村貌,让人们感受到下祝的美丽,陶醉在大自然的风光之中;下祝山的柽树,也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为乡村振兴增添多一分的独特风采,成为下祝人们心中最为难忘的家乡印记……

(山居漫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