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8年11月16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白岩山 建国初期闽清船工的奉献与业绩 少年读金庸:豪情江湖 请到白河江村来 踏沙行·童学礼乐效忠贤 闽清江滨生态公园 丰收的喜悦 招租公告 2018年开春首骑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国初期闽清船工的奉献与业绩

□ 作者 张德团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后,距1950年5月12日解放东山岛的近九个月时间里,全省支前任务依然繁重,尤其是闽江航线是支前的重要运输通道,闽清船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主力军的重任,克尽险滩恶濑之艰难险阻,历经股匪散兵之残暴拦劫,保证了闽西北乃至闽江流域的支前物资甚至载运南下大军,源源不断地顺江而下,支援前线。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闽清船工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活跃在闽西北的大河小溪,创造了闽清船运史上的辉煌业绩。

解放初期,人民政权刚刚建立,国民党反动派溃败大陆前夕潜伏在各地的反动武装力量和特务分子就开始兴风作浪。他们搜罗散兵游勇,勾结土匪恶霸、地痞流氓和反动会门道,组织地下反动武装队伍,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企图颠覆人民政权。据有关资料显示,1949年底,仅盘踞在永安、清流、明溪、将乐、泰宁、建宁、光泽、三元、屏南等9个县域的土匪有240股,计4万余人。这个时期土匪的特点是持有比以往更精良的武器,用更残忍的手段,拦劫我水上运输船队,枪杀广大船工,抢劫船上财物,以此来破坏水上运输航线,达到扰乱社会秩序、颠覆新生人民政权的目的。

在三元莘口——明溪县沙溪乡的渔塘溪航线,土匪依仗当地山高林密、熟悉险要地形和人际关系复杂的优势,在80多公里的航程内,先后4次对闽清鼠船船队进行袭击,枪杀船工,抢劫财物。如在明溪线油车地段,闽清船工杨尚基带领的船队泊岸过夜,半夜时分,土匪摸黑往船上乱枪扫射一通后,强行逼迫全体船工下船跪于沙滩上,他们再上船洗劫一空。这次被劫,船工姚荃俤肋骨被土匪用枪托击断,杨尚基肩胛中弹受伤。又一次在明溪线乌龙地段,那时已有部队在岸上与船队并行护航(因船队是载货上行,不能同时搭载护航部队,且船队行进速度与岸上步行速度相近)。可是,当船队刚进入一段山路与河道不平行地段,与部队距离分开时,就被土匪开枪抢劫了。在密集的枪声中,闽清船工吴吓美背部中弹、陈吓邹膝盖中弹。还有一次在明溪线吉口地段,船队遭土匪抢劫时虽然被护航部队反击后退去,但刚从闽清来的船工刘扬赠第一次随队行船就被土匪枪弹击中牺牲。1950年11月的一天,林诚坚的鼠船队沿明溪线上行,部队一个班在岸边山路行进护航。当船队行至黄沙地方,河道拐了个弯,但山路是取直走捷径。因此,部队与船队一时分开,互相看不见。就在此时,对岸突然枪声大作,一伙土匪边开枪边冲下河边。船上人员不管中弹与否,纷纷扑倒于船舱内隐蔽。凶狠的土匪很快逼近船队,有的跳上船来。船工们没有武器,便勇敢地操起竹篙与持枪的土匪抗衡。但终因寡不敌众,许多船工先后落水或受伤倒下。蜂拥而至的土匪飞快抢走了船上财物包括船工的衣物后转身即逃。待护航部队闻声赶来,土匪已经隐匿山林。经清点,除了财物被劫,伤亡十分惨重,在船上的一名护航部队新兵和姓赖、姓杨的两个闽清人“船尾仔”中弹牺牲。事后,身中两弹的林诚坚被运回闽清六都医院,治疗105天才痊愈,至今留下两处深深的枪伤疤痕。严重的匪情,使得闽清鼠船船队不得不暂停渔塘溪航线的运输。

在金溪航线的将乐、建宁、泰宁方向。据《镛梅舟史》记载:1950年3月的一天,将乐县县长鲍志学要去南平专区参加重要会议。当时,将乐县到南平公路尚未修通,人员前往南平必须乘船走水路。故由县粮食科安排运军粮的两艘米船兼负载送县长赴会任务。并派调运员刘书禄和一名解放军战士负责保卫工作。临行前,鲍志学县长嘱咐船工:船在途中若遇到土匪,在任何情况下船都不得靠岸。是日早晨6点多钟,船从县城出发,领航的是女艄工陈依牵,她技术过硬,胆大心细。为了安全起见,她让乘船的客人隐坐于船篷内,轻易不要露面。这样,外面看就像是纯粹的运粮船只。当船开到高唐腊烛山转弯处时,埋伏于岸上隐蔽处的土匪挥舞着枪支,大声喝令领航女艄工陈依牵将船只靠岸。为了保护县长等人员的安全,她临危不惧,镇定撑船,继续领航前进。当船只就要从土匪眼前越过时,恼羞成怒的土匪残忍地朝她开了枪,子弹打中她胸部,鲜血涌出。她一手捂住胸膛,另一手仍稳稳地掌住尾舵,直到船行至土匪射击范围之外,她才扑倒舱内,当场牺牲。是时,女艄工陈依牵怀有身孕,因此酿成了“一枪两条命”的惨案。

1950年11月18日(农历十月初九)黄昏,30多艘(注:《建宁交通志》记载为100多艘)闽清米船从建宁运粮到南平后,又载运上行的雨伞、军服等军用物资返航,途经泰宁县王布(黄埔)地段时靠岸泊夜。此地离泰宁、建宁两县城均50多公里,是一处偏僻危险之地。因此,护航的18名解放军战士加强了值班放哨。深夜,哨兵发现上游浓雾中出现一叶可疑的小舟在江面移动,立即发出口令,并鸣枪示警。但小舟没有回应,就消失在夜幕中。后来推测那应该就是匪徒的探子。到了黎明时分,溪面笼罩着晓雾,船工们正要启航。忽然,山中闯出一群匪徒约数百人,打头阵的几十人是反动大刀会的成员,个个手持刀枪梭标,腰系太极八卦兜肚,猛兽般地向溪边冲来。霎时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四起,流弹纷飞。护航的解放军一面开枪还击,一面指挥船工们将船只撑往对岸。大部分船只离岸时,船工们均以竹篙、柴刀与匪徒拼杀之后,才得以撑开船只驶向对岸。可是仍有10多艘来不及撤离,被匪徒控制。正当战斗激烈时,船工张中兴主动请缨去弋口向当地驻军求援。他带着两枚手榴弹,冒着弹雨,绕道前进。战斗持续约两个小时,枪声才渐渐稀落。救援解放军赶到之时,匪徒们已纷纷逃循。解放军和船工们下山搜索时,发现溪边米船被劫走13艘。大家沿着溪边顺流寻找,直到下归化溪口才找到被劫船只,但船上物资已被洗劫一空。这场战斗,虽然土匪死伤甚多,但我方船工吴启辉、刘家文、刘吓锐不幸中弹牺牲,还有一名解放军战士和闽清船工林兰妹、钱得生及钱答之妻等受伤,损失惨重。此事被称为“王布劫船事件”载入《建宁交通志》和《闽清县交通志》。

此外,据《闽清县交通志》不完全统计,仅1950年,在闽西北的闽清船工遭土匪杀害牺牲的还有9人,重度残疾1人。

面对严峻的匪情形势,党和政府制定了“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发动群众武装自卫”的三结合方针。闽清船工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声势浩大的剿匪运动。如三明莘口航运站挑选30多个青壮年闽清船工,组成“工人自卫队”,队长姚依冬(白中继善人),副队长刘友成。自卫队配备枪支,集中训练,军事化行动。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撑船,配合剿匪部队行动,做到运输、剿匪两不误,直至肃清匪患。

1951年6月1日和6月7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分别两次向全国发出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和“捐献武器”的号召和通知。闽清县的抗美援朝募捐活动随之在各行各业掀起了高潮,并提出捐献“闽清号战斗机”的具体目标。闽清船工做为工商界的主要成员迅速开展“增产捐献武器”的捐款活动。至1951年底,闽清工商界总计完成捐款1.8654亿元(旧币),超额完成了光荣的任务,其中闽清数千名船工功不可没。从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两份老船工捐款凭证上可见一斑。

其一,泰宁的闽清船工刘用金名下一份《闽清县职工增产捐献武器凭证》(如图),文曰“职工刘用金为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关于增产捐献武器的号召,保证完成半年增产捐献。计划捐献人民币陆万元,按月完成光荣任务。”订立时间为“1951年10月20日”。船工刘用金订立计划后当月即捐款“肆万元”,次月又捐“贰万元”,仅两个月即完成捐献任务。

其二,建宁的闽清船工林兰妹持有一份《闽清县民船公会会员认捐“闽清号”飞机缴款凭证》,文曰:“兹有建宁组林兰妹同志为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关于增产捐献武器的号召,向本会保证在本年十一月底前完成所订增产捐献‘闽清号’飞机人民币叁万元的光荣任务,特给此证为凭”。订立时间为“1951年10月3日”,所盖圆形公章文为:“闽清县民船业同业公会 捐款委员会”,还签署了负责人名章:闽清民船公会(捐款委员会)主任委员 许冬兰,副主任委员 黄浩天、黄子金、黄知声。在捐款登记栏中体现“10月4日交款叁万元”。由此可见,当时闽清船运界在“增产捐献武器”的捐款活动中,组织领导有序,船工捐款踊跃积极。

在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带来了物流量乃至水上运输量的激增。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闽西北山区有大量的公粮需要外运,以支援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在当时山区公路、铁路交通几乎空白的情况下,只能靠人工挑运,甚至动员小学师生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参与挑运公粮。即便如此,依然杯水车薪,以致造成许多公粮堆积于乡村临时仓库里变质发霉。在严重的运力短缺面前,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都把目光投向了闽清鼠船,期望具有独特运输功能的闽清鼠船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重大难题。

一贯具有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精神的闽清船工不负众望,他们迎难而上,溯溪逆流,扒港疏滩,忘却寒暑,淌水履冰。在闽西北深山峡谷中勇闯一条条荒溪野流,开辟星罗棋布的支流新航线,扩展运输区域。他们奋战激流险滩,巧避暗礁旋涡,将闽清鼠船撑到了从未见过舟楫的偏僻山村,把积压的公粮运到干流码头,再盘驳到闽清米船继续外运。回程时,又将生产生活物资送到偏远山区群众手里。山区群众第一次见到这种能够穿越激流险滩的高效率的船只到来时,难抑欣喜之情,以各种朴素而热烈的形式表示欢迎。他们或敲锣打鼓,或燃放鞭炮,或喜极而泣,或亲手摸着闽清鼠船直称“神舟”,尊称闽清船工为“仙老板”。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更是将闽清鼠船当作一种先进生产力来引进和保护,甚至看作是他们工作能否进展,抢运公粮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他们批给船工双份的口粮额,批给紧缺的红糖与红酒,为船工们行接风酒、办庆功宴,授予锦旗和奖状。在这个人民翻身做主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火热年代,特别能吃苦的闽清船工,与特别能适应浅水险滩的闽清鼠船的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一时间在闽西北掀起了一股“闽清鼠船”热。

但是,以民国之前活跃在“上府山”的千余艘闽清鼠船,相对于闽西北二十多个县市、四五万平方公里区域内迅速增长的运输量来说,这些鼠船运力资源明显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形势的需求。为此,闽西北各县乃至永安专员公署和南平专员公署相继向闽清县求援,请求闽清从县内调剂鼠船给予增援。闽清县政府和广大船工予以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由政府统一组织,甚至民间也自发结合,组成一批批的闽清鼠船船队开赴闽西北各县。一时间,“十八县调鼠船”成为美谈。当时,全县上下均将此次支援闽西北运输公粮之行称为“支前”,可见闽清船工是将其视为一项神圣的任务,看成是一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未完待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