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7年5月5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许鲁设的执着传承路 风光旖旎的三新村口 诗巫黄乃裳公园河畔 辟『红河广场』夜市 中国:助砂建轻快铁没问题且可以建很快! 砂拉越草席创世界最长记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墩村七旬拳师

许鲁设的执着传承路

闽清县三溪乡山墩村位于名胜风景区白岩山脚下,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是著名的南拳武术文化村。村里有这样一位老人,虽年近七旬,却不像其他老人那样,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练习南拳、传承南拳,这位老人叫许鲁设。日前,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山墩村,拜访了这位年近七旬的南拳大师。

 

南拳传承四代 历经200余年

走进山墩村,一座座古朴民居映入眼帘,一条条竹编栅栏无限延伸,一簇簇娇艳鲜花随处可见,这些,无不彰显着这个小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在山墩村村部,我们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许鲁设老人。初见许鲁设时,就惊叹于他清奇的相貌和饱满的精气神,虽已近古稀之年,仍满头乌发,精神矍铄,身手轻巧灵活,走起路来自带一阵轻风,完全不像年近七旬的老人,俨然一个“仙风道骨”的侠者。

“山墩村武术属于河南嵩山少林寺正宗流派,村民习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当时由于土匪、倭寇猖獗,村民为了自保,人人皆习武术。至晚清时,我的曾祖父许俾椿将这一武术派系发扬光大,创立了‘南拳’,主要教习南拳派系的金狮法、龙虎桩、鸣鹤、宗鹤、飞鹤等多种拳法套路。”说起山墩村南拳的历史渊源,许鲁设向记者娓娓道来。

许鲁设说,其曾祖许俾椿曾是晚清武举人,还担任过文泉小学的校长,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名人。在那个动乱不安的年代,村民个个提心吊胆,人人自危,许俾椿挺身而出,在村内开设武馆,教武术授拳法,兢兢业业,保了山墩村百姓一方平安。随后,许俾椿将南拳传授给儿子许盘传,许盘传又传授给长子许煊于。这样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传至许鲁设这儿已是第四代。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练习南拳了,以前村里娱乐少,白天做事不管多累,晚上都要坚持打几套拳法再睡。”一直到现在,许鲁设还是每日坚持练拳,练拳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这样一练就练了50几年。他今年已经67岁,但身体硬朗,非常健康。“练武除了给了我强健的身体,也是我一生的乐趣所在。”许鲁设如是说。

 

拳师无徒可教 濒临失传边缘

“曾经的武馆就在寨里,”许鲁设指着远处半山腰处的几处古宅告诉记者,“那里曾经是一处非常坚固的山寨,不过现在拳馆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断壁残垣还有零星几户人家。”在许鲁设的记忆里,山墩村南拳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村里的大人、小孩也都会打拳。“那时候一到晚上,大家都会聚在一起打打拳,感觉很舒畅,有时中午也有很多人练拳。”

“现在呢,村里会武术的只剩些老人,中年一代大都只会些花拳绣腿,年轻一代则不再沾染。”许鲁设说,至今,村里会武术的老人除了年龄太大且身体不好的,真正能教拳法的仅剩3人,其中2人身在外地,留在村里的拳师只剩自己一人。

许鲁设一生心心念念的事情,除了练拳,就是传承。但令他感到遗憾的是,近年来,由于仅靠武术难以维持生计,大量村民陆续外迁谋生,山墩村的武术文化逐渐没落,村里所剩不多的拳师正面临无徒可教的囧境。

“希望通过更多媒体的宣传,把我们山墩村南拳的品牌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南拳,了解南拳,愿意来学习南拳。”他言辞恳切。

“南拳武术博大精深,你们只听名字可能无法感受拳法的妙处,须亲眼看到才能感受一二。”说完,许鲁设便领我们来到一处空地上,即兴打了一套拳法,出拳刚劲有力,踢腿虎虎生风,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不得不赞叹其拳法的高超。

“这套拳法叫做金狮拳,动作虽简单,力道却不容小觑。”展示完毕,许鲁设虽然有些微喘,但气息雄厚,收放自如,身手愈发显得矫健。他告诉我们,自己今年虽然67岁了,但还可以再打十年没问题。如果用十年的时间来培养新一代的继承人,也足够了。“不管怎样,南拳决不能断送于我手里。”说到此处,许鲁设有些焦虑。

 

传承人最大愿望:收徒弟 教拳法

“我儿子也会打拳,是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教授于他的。本来也想着让他传承下去,但是孩子长大了对这个并不感兴趣,这种事情强求不来,必须得心甘情愿,所以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问起为何不让自己的儿子继承时,许鲁设有些无奈。

“但也不是说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学的。”学拳先明理,习艺先尚德。这是南拳传承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规矩,也是许鲁设收弟子最为看重的一点。“心术不正、品行不端的一概不收。”许鲁设告诉记者,天资差一些可以慢慢培养,但要是武德不好,学了拳法也不能用于正途,不如不学为罢。在说起收徒弟的条件时,许鲁设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曾经有一个永泰的年轻人慕名前来,想要跟我学习南拳,我看他骨骼不错,是块练武的料,就暂且让他留下了。年轻人学得也很快,虽然基本功并不扎实,但几大套路也略会一二。我本来是欣喜的,但后来听说,他是为了打架才学习的拳法,在家乡经常打架斗殴,这是我不能容忍的,后来也就不再传授于他了。”

说起这个曾经的“徒弟”,许鲁设还是有些遗憾,“这样的人不要也罢,我的徒弟是宁缺毋滥的。现在亦是如此,不论性别,不分年龄,只要品行端正,反应灵活,我都愿意传授拳法。”许鲁设说,真正的学武之人并不只是逞匹夫之勇,好勇嗜杀、逞能斗胜充其量只是一个莽夫而已。武术更应有它的文化和智慧,应该身怀一颗仁者之心,不损道,不害人,这是最根本的。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收几个徒弟,多教几套拳法,让山墩村南拳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说起山墩村南拳的未来,许鲁设心里满是憧憬。

 

村乡齐发力

争取再创山墩村南拳的辉煌

“我的祖辈也是当时有名的拳师,虽然我没能继承南拳拳法,但作为山墩村村主任,我有义务帮助传承人把这一武术精华发扬光大。”山墩村村委会主任许大辉说。

许大辉说,村里正打算把旧小学改造成南拳训练馆,比起另建不仅节省成本、节省时间,而且场地大,可以足够保证学员练武、生活的需要。除了许鲁设师傅,村里也在积极联系外出的其他拳师。“只要拳馆建起来,拳师没有问题。甚至拳馆恢复以后的运营成本,我们都想好了,可以考虑与县文化馆或一些演艺部门合作,以表演换取经费来维持拳馆的运作。”许大辉对拳馆建起后如何经营有着自己的想法。

“目前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资金。”许大辉告诉记者,山墩村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村财收入很薄弱,2016年村里刚刚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前实在拿不出资金来恢复武馆、置办设备。他希望山墩村南拳能够得到更多关注和政府的支持,“发扬南拳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们首先是从保护传统武术文化的角度考虑,希望山墩村南拳能够继续传承,目前乡里正在积极准备材料,为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准备。”三溪乡党委副书记林世烽说,如果申遗成功,不仅有经费,“山墩村南拳”的品牌也可以得到认可,这对南拳武术的传承者来说是一缕希望的曙光。另外,不仅可以发扬武术,连山墩村这个小村庄都可以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谈起传承南拳的具体做法,林世烽介绍说,下一步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山墩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南拳文化,着力打造“山墩南拳”特色文化型美丽乡村,以“拳头文化”为山墩村的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更好的机遇。

(本报记者 吴俊青/文 王广兰/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