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报数字报纸

2017年1月20星期五
刊号:CN-35(Q)第0065号

梅城报百姓家园 180天艰苦奋战 闽清灾后展新颜 闽清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闽清县“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17年第二批10处违法建筑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梅城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180天艰苦奋战 闽清灾后展新颜

 

 

 

去年的7月9日,我县发生了梅溪流域特大洪灾,全县三分之一人口受灾,房屋倒塌8672间,农田受灾面积6.25万亩,损失惨重。春节临近,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呢?1月16至17日,本报记者跟随中央省市媒体“闽清灾后恢复重建主题”采访团,深入白樟、坂东、塔庄、三溪等受灾重镇,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灾区半年来的变化。

灾后重建加速度 灾区实现大变样

经过18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如今,一度满目疮痍的家园上,展开了一幅恢弘答卷:87项总投资逾40亿元的重建项目全面铺开,农工商贸旅游业全面复苏,1859户农房重建户春节前可全面搬入新居。

曾经百废待举的重灾区,一排排别墅式的小洋楼拔地而起,一条条硬化的道路宽敞洁净,超市里置办年货的群众人来人往,新修复的校园漂亮而坚固,农田里一派丰收景象……我县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阶段性的胜利成果令人欣喜、欣慰。

民之冷暖党心牵,大灾之后迎大建。“我县在灾后重建中发扬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落实了‘一线考察干部’精神,各项政策出台及时精准,各级各部门工作态度坚决,干部扎根一线,不怕艰苦、连续奋战,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精气神。成绩的取得更离不开百姓的信任与支持,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行动,各项重建项目得到了大变样、大提升,从而为闽清下一步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县委常委、副县长林志斌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江滨公园已建成 增添休闲好去处

“自家门前又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我现在一有时间就带着孙女出来转转。”梅溪江畔一条崭新的休闲步道上,黄阿姨正带着7岁的孙女散步。询问后得知,黄阿姨说的好去处就是梅溪新城江滨步道公园。说起这个公园,黄阿姨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把这里灾后发生的的巨大变化向记者娓娓道来。

黄阿姨介绍说,洪灾之后,这里一片淤泥垃圾,脏乱不堪。那时候自己很少出门,整天闷在家里,人也显得很没精神。偶尔出门,看到一片狼藉的景象,心里也很不舒服。现在好了,每天饭后都会来这里散步,看看江景,闻闻花香,心情特别舒畅。

据了解,我县现有公园5个,在建公园有4个,江滨步道公园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它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梅溪与闽江汇合口处,天然风景优美,同时可以结合江滨防洪堤建设,打通成为连接我县梅溪新城与老城区的一条景观带通道。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面积约45000㎡,配建休闲广场、景观亭、廊亭、休憩驿站、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主题景墙、公众WiFi等设施。

“江滨步道公园一期工程长约1.1公里,去年10月正式动工,目前公园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均已竣工,1月21日就正式向群众开放了。”住建局副局长李涓说。

筑起钢筋水泥墙 修复坚固新校园

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在洪灾中损失惨重,学校的大门和西、南侧围墙被山洪冲垮;新建的塑胶田径场、校园绿化带被厚厚的淤泥覆盖;教学楼一楼教室、监控室、网络设备室、心健室、少先队室等教学仪器设备全部损毁,经济损失超200万元。

从学校受灾到学生开学只有短短50天时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经过五十多个日夜的奋战,共投入210万元,于去年8月30日前,完成修复工作,学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了学生的正常开学。

“开学第一课,就是救生演练课。”校长祝本淮说起如何加强学生的自救能力时侃侃而谈,除了救生演练,学校还会组织多种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塑造他们健康、爽朗的性格。在学生的心理教育上,学校还会邀请省市心理专家来开讲座,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消除孩子对洪灾的心理阴影。

“新建的防洪墙是新校园的最大亮点之一,整个墙身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底座宽1.5米,墙厚50厘米,整个长度约147米,非常结实,可以抵御更大的洪水灾害了。”问起新校园最大的特色,校长祝本淮指着校园的新建围墙向大家介绍说。

据悉,全县37所受灾学校附属工程已全部完成修复,省璜初中、县第二实验小学、溪莲小学教学综合楼等3项重建工程已全部封顶,计划春节前全面竣工,2017年春季开学前交付使用。

坂东街完成改造

“改头换面”展新颜

就在几个月之前,坂东整个街道、店铺被洪水浸泡,垃圾淤泥杂物遍地,昔日的繁华街道俨然成了一片废墟。半年过去,如今的坂东街道已“改头换面”展新颜。

记者走进春节前的坂东街头,崭新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停车位、人行道一目了然;两排路灯整齐矗立在道路两旁,为夜行归家的人带去温暖;每隔几米距离设置的花坛,即使在寒冷的冬日里,花儿也开得娇艳;规范统一的灰色镂空店牌店招,极大地美化了形象、提升了镇容镇貌。

坂东街道与之前“天壤之别”的变化,得益于坂东街提升改造工程。该工程由福清市对口援建,项目总投资预算约3500万元。北起202省道、向南延伸至乃裳街交叉口。道路红线宽度32米,总长度为1932米,主要修复约1.93公里的坂东镇主街道,包括管线工程、排水工程、立面改造、人行道修复、人行道绿化、路灯工程、沥青路面铺设等。“坂东街提升改造工程去年9月1日开始施工,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正在进行收尾工作。”福清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林鹤志告诉记者。

“洪灾后,福清共投入资金4600万元援建闽清5大项目,1道街、1条路、1栋楼、2个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截止目前,2个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已于去年9月前完成,1道街(坂东街道改造项目)和1栋楼(三溪乡便民服务中心)已基本完成,1条路(三溪上洋村里上线)也正以超序时进度推进中。”谈起福清对闽清的援建情况,林鹤志介绍说。

住进新房过大年 开启美好新生活

“房子倒了,感觉没有家没有依靠了,当时特别绝望;短短几天后,就了解到政府要为我们这些灾民重新建新房了,那一刻,顿时感觉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回忆起受灾时的情景,坂中村重建户刘久棋现在还历历在目,从绝望到希望,从悲痛而哭到喜极而泣,他一时间全经历了。

走进刘久棋所住的河仁小区,一幢幢白墙灰顶的小楼映入眼帘,一排排绿树整齐划一,一座座新房张灯结彩,各种小区休闲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大人们在忙着书写春联、打扫新房,小朋友们则欢快地玩起了跷跷板……这里的人们已经逐渐摆脱了洪灾的阴影,开始了新生活。

“新房可以入住了,当然会显得有点迫不及待。”说起自己家是小区内第一户乔迁新居的,刘久棋显得有些激动。刘久棋今年已经70岁了,家里有5口人,儿子在六都医院开救护车,儿媳在卫生院门诊当收费员,孙子还在念书,居住的房子在洪灾中倒塌。

“感谢政府,让我有了新家。”刘久棋说。刘久棋原先倒塌的房子是土胚墙,两层半,建筑面积只有40平。现在的新居是一套三层的小洋楼,有218平米、8个房间,足够五口人居住。而这样一套别墅级别的小洋楼总价只有37.7万,除去省市县各级补助10几万元,自己只要拿25万元就可以入住。“真的是特别值得。”刘久棋说。

“现在生活特别方便,家里水电齐全,连宽带都给安装好了。”说着,刘久棋领着记者走进房间,打开电视,看着电视里面清晰的画面,乐得合不拢嘴。“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刘久棋感慨地说,“当时以为只是普通的民房,建好后才发现是花园式的小洋楼,小区内又有这么好的绿化和配套设施,我真的特别满意。”

“过年的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可以安心过一个好年了。”看着家里置备齐当的年货,刘久棋抱着重孙子开心地笑了。

据了解,河仁小区位于坂东村统规统建点,用地面积为270亩,规划设计民德路、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尼伯特”洪灾纪念广场、警示钟纪念碑、希望之轴和希望广场等一系列的文化纪念点。共建设排屋163套、套房180套,目前已完成选房工作,正进入工程扫尾阶段,于1月20日全面交房入住。

传统现代相融合 古厝防洪能力增

宏琳厝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原为两层半土木结构,三进递落,两翼有横厝、外横厝,占地17832.28平方米。因宏琳厝为夯土墙,在洪灾中因墙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这座二百多年的古建筑墙体倒塌了三分之二,房屋倒塌了六分之一,损失十分惨重。

宏琳厝本着“修旧如旧、复原旧貌”的方案,夯土墙仍启用老工艺,也将充分利用清淤时收集到的散落旧构件,尽量使收集到的每一块木头、每一片瓦片都有用武之地。“宏琳厝修复工程完成后,我们还将会把第一进两边民国时期建的三层门楼改回两层,把宏琳厝四周与民居拉开距离,种上花草树木,力争最大限度恢复乾隆年间格局。”县博物馆馆长林跃先说。

宏琳厝修复工程在尽量采用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融入了砖砌的现代工艺。“我们在采用传统工艺的同时,部分横厝、外横厝承重墙体也会采用砖砌水泥构筑,外表面再抹泥、抹灰,这样一方面可以统一保持旧貌,另一方面也是从安全方面考虑,进一步增强了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林跃先介绍说。

据了解,泰禾集团捐资5000万元修复宏琳厝,2016年度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完成投资1000万元,施工队在应急加固基础上正在加快实施夯土墙加固修缮,确保按计划工期完成。 (本报记者 吴俊青)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闽清县委 闽清县人民政府